生态城市委员会2010年常委会(扩大)会议纪要
时间:2010-12-24 15:50:00 来源:生态委员会 作者:生态委员会2010年12月17日,生态城市研究委员会召开2010年常委(扩大)会议,全面总结2010年工作;讨论2011年的工作计划;审议关于增补部分委员及团体委员单位的决定;汇报讨论有关年度报告的编写进展。部分常委及委员出席了本次会议,现将有关会议内容纪要如下。
叶青秘书长首先代表秘书处汇报了生态城市研究委员会2010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围绕7大板块23项工作展开。在平台建设方面:基本完成9项工作内容,试行委员积分管理、完成官方网站建设及更新;学术交流方面:完成4次承办论坛,6次学术沙龙,6次调研考察,经过调查问卷回收反映,历次沙龙和论坛的平均满意度超过90%;品牌建设方面:完成VI建设,积极开展专业品牌的各项建设,同时启动有关生态城市建设指数等研究;学科研究方面:全面启动低碳生态城市案例、生态城市建设指数、生态城市建设导则、生态社区创新发展模式等7项研究课题;政策咨询方面:已与深圳、长沙、无锡、成都、上海南桥新城、天津生态城、曹妃甸生态城、四川省盐边县等8个城市展开有关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咨询合作;公众宣传方面:结合沙龙等学术交流活动,开展10次公众宣传,结合网络平台,活动实现实时在线视频直播;践行与提升方面:进行发展报告编写和生态城市中国行活动。2010年超额完成工作情况包括:完成7次问卷调研,收集样本400余份,对各地、各行业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认识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初步完成生态城市(镇)调研报告,对20余个案例进行了诊断分析;收集了50余份委员的推荐书籍及书评,并整理成简报,同时在网站上分享推广;开展委员荐委员活动,共有18位业内知名学者或实践管理者获得推荐。
针对2011年将要开展的工作情况,叶青秘书长也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概要阐述。平台建设方面:筹备成立城市水环境、能源管理、规划等2-3个专业学组;继续实施委员积分计划,进一步完善积分细则;重点发展企业级委员单位;在网络平台搭建方面,试行相关模块功能(微博、手机报、社区、小组),制作用户手册及宣传资料;完成数据信息平台框架建设。学术交流方面:每月开展主题学术沙龙活动,鼓励学组或企业级委员单位参与协办;开展青年学术论文竞赛、青年夏令营、青年废弃物手工艺创意大赛,吸引和鼓励更多的中青年学者参与到活动中来;与相关委员单位合作一些主题论坛活动;继续开展有关生态城纪实考察活动。品牌建设方面:《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1》内容体系争取在去年基础上上一个台阶,核心内容上精品资料库(电子化);《中国低碳生态城市案例报告》及《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指数报告2011》均为首年编写,希望三本报告的编写,进一步树立委员会的学术权威,打造社会影响力;生态城市中国行活动计划每个季度1次,已经具有意向的城市有河南郑州、江苏无锡、江西上饶、福建厦门,希望通过活动与所在城市达成进一步合作意向,结合顾问组咨询活动为活动地做深入的诊断咨询。学科研究方面:结合官方网站平台,鼓励所有委员提出研究课题申请,委员会对通过申请的课题,提供一定的研究经费资助,同时负责对研究成果进行验收,邀请专家和应用需求方共同参与,推动研究成果的孵化推广。
各位委员对于生态城市委员会的发展也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综述整理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