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规划区城市设计研究
4.2.1城市设计范例
(1)田园城市(Garden City)
现代城市规划起源于霍华德 (Ebenezer Howard)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设计, 设计中引入了城市美学, 将乌托邦(Utopian)和罗曼蒂(Romatic)主义运用在城市设计上,令城市设计在功能以外具有了人文色彩。
这种设计主义下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是新西兰的基督城 (Christchurch)和澳大利亚的堪培拉(Canberra)。这两个位于南半球的城市,都充分体现了田园城市设计中的优美。
(2)罗曼蒂(Romatic)设计
由霍华德(E.Howard)的田园城市设计(Garden City)理论而发展出来的罗曼蒂设计在很多大城市中都有使用。在整个城市设计中,放弃了原有格网式街道的规则设计,改用了自由和不规则的设计,给予整个城市活力和独特性。
现状规划范围内道路基本为格网式结构,以徐雷客侮为中心点,发展成单核结构的城市形态。由中心伸出两条轴:东西向人民西路和南北向通江北路。罗曼蒂的街道网理念可适当运用在支路或小街的设计上,营造城市空间的独有个性。
4.2.2建筑高度和角度
在西组团次区规划中,沿锡澄运河绿带的商业用地建筑高度上限为50米,但不应全部建至上限高度,建议参考上海陆家嘴中心区高低错落的建筑高度设计,形成丰富的肌理,使滨河地区城市形态层次更丰富。而建筑物的布置不应完全平行,应与河道形成不同的角度,使整个城市的形态更具活力及空间感。
4.2.3城市公共空间
(1)商业步行街
商业步行街是深受市民喜爱的城市空间。因为步行街既保持了传统商业街道的艺术魅力,又融合了购物中心所具有的安全、方便、舒适、多功能的特点,是富有生命力的城市空间。步行街有全封闭和半封闭式的,全封闭式的步行街只允许步行者进入,所有车辆禁止通行;而半封闭式的步行街是限制通行车辆的种类或时间,如允许公共电车、有轨电车、游览车等通行。
商业步行街亦可按空间形态来分类:
(i)露天式步行街——最普遍的设计,如中山公园旁的人民路步行街。
(ii)回廊(骑楼)式步行街——为避免雨、雪、日晒的侵袭,在商业街两侧或一侧建回廊或骑楼。
(iii)室内步行街——一种是商业步行街加上顶篷,另一种是在购物中心规划出人工室内步行街,结合中庭、道廊、拱廊等手法,创造出多层次的步行空间,如加拿大多伦多的伊顿商业中心。
(iv)地下商业街——结合地铁车站、道及公共建筑地下层建设的地下商业街,可以节约用地,改善地面环境,如日本东京八重洲地下商业街和日本名古屋中央公园地下商业街。
(v)空中商业步行街——在商业中心街区内, 通过单独的步行道体系将商业设施串联起来,街坊之间采用过街楼或步行天桥相连,形成一套独立于外部街道的(空中)步行街系统,如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商业中心区空中步行街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