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角落空间
除步行街外,城市空间还有楼房之间因不同的楼宇朝向和街道设计而产生的角落空间。角落空间可以用作公共空间,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例如用作休闲或建造咖啡厅。但需要由城市设计方面着手,使这些角落空间有足够条件不受外来天气影响并能够避免车行交通所带来的污染。因此,充足的树木和园林是必需的。
4.5规划区城市设计建议
(1)规划范围内支路或小街的设计上适当采用罗曼蒂的道路网设计理念;
(2)滨河绿带的建筑高度采用高低错落的设计;
(3)通过建筑物不规则的朝向与河道形成不同角度;
(4)步行街的设计必须符合该片区的需要,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5)在布局建筑时,使建筑之间明确地形成一个可用空间。
5.江阴市西组团中心区景观规划引导
景观包含视觉景象的含义,但远远不只是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广场、街景、园林绿化,从城市到牧野,都寄托了人类的理想和追求;它也包含地理区域的含义,但远不止地理科学家用自然科学方法所能分析和理解的,更重要的是内在人的生活体验,是人在茫茫大地之上和嘈嘈社会之中的栖居之所;景观既是未来生活世界的憧憬,也是历史生活场景的印记,更是现代生活的空间和系统。
5.1规划区城市景观现状
西组团中心区位于长江以南,锡澄运河两侧, 整体用地形态呈横向“T”字形。从表面上看, 该区的景观主要有道路绿化带、乡村田园风光、 锡澄运河以及比较零散的工厂企业绿化、街头雕塑、 街头绿地等,总的来说该区的城市景观数量和质量都不高,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区域, 没有较为标志性和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 与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符;而从整个江阴市的大范畴来看, 江阴是一个拥有七千年历史、五千年文明史、 两千五百年文字记载史的城市。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积淀了江阴深厚的文化底蕴。 历史的沿革与变迁,在基地上沉积了一部已被市民认同的文脉史。 文脉成为市民集体回归的场所, 也是规划区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无形的也是最具价值的一条景观带。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些珍贵的城市记忆稍纵即逝。
5.2规划区城市景观研究
5.2.1景观规划范例
景观(Landscape Architect) 一词起源于美国,最早于1858年由美国景观设计学之父 欧姆斯特(Frederick Law Olmsted, 1822-1903)非正式地使用。公园代表着一种社会理想,即把公共空间作为各个阶层、不同人种、不同地位的人的聚会场所;而波士顿的“翡翠项圈(1880)”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该作品中,欧姆斯特试图用连续不断的绿色空间——公园道(parkway)把他设计的两个公园——由BackBay的沼泽地改建而成的一个城市公园、富兰克林的希望公园(Prospect Park,1866)和其它几个公园,以及Mudd河(最终汇入Charles河)连接起来,就是后来被称为“翡翠项圈”的规划,该规划中主要体现了他的一个重要的全新概念——公园道,其意义在于通过一种线形的方式来连接城市公园,或将公园延伸到附近的社区中,从而增加附近居民进入公园的机会,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类似的景观规划还有新英格兰地区的绿色通道规划(Greenway Planning),这项计划旨在在保护环境和开放空间的同时,大力发展该地区的旅游业,即:使绿色通道和绿色空间能够像公路一样容易接近;增加旅游业收入至少一倍而不损害环境和公众利益;将旅游收入的一部分用来维护和改进环境质量。
5.2.2城市公共空间景观
作为新的城市副中心,规划区的作用更多的是在于分担江阴市原有市中心的商业、居住、休闲生活的功能,同时也为新区赋予主要功能。因而我们必须确立一个更为宜人的、现代的、充满活力而又带有历史烙印的城市景观主题,结合城市中心景观在城市各处开辟大量有特色的小公园、小广场等城市空间,设计强调居民的认同感和地方的可识别性,并通过公园道或其他的线性形式把它们连在一起,形成更多的切入空间,为居民创造进入的条件,从而引导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