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条 规划内容
绿地系统规划是在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法则前提下,将各类自然元素全面统筹,构筑合理空间结构;科学配置,建立完善功能系统,综合协调,提出均衡用地规模;集约布局,满足适宜服务半径;将历史、文化元素与“自然元素”紧密融合,体现城市文化特征。
⑴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市域绿地系统规划专项规划的基础上,更新现状资料和资源特点 分析;全面统筹,构筑复合型市域绿地系统结构;资源整合,建立多功能绿 地系统;多种措施,提高城乡绿地总量;补充完善,增加绿地空间层次的划分与布局,使其空间结构更合理,对全市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空间控制、资源保护与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⑵ 中心城绿地系统规划:保持《北京市区绿地系统规划》(2002年)的基本结构和绿地总量,在此基础上,与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衔接,生态优先,完善系统结构和布局;突出重点,控制重要生态绿化地 区;科学分类,保证绿地综合功能发挥;均匀分布,满足合理服务半径,为下 一步“绿线”划定和绿地系统规划实施 细则的制定奠定基础。
⑶ 新城绿地系统规划:包括两部分内容,即新城绿地系统总体结构 布局和重点新城绿地系统分区规划。
—重点新城是指顺义、通州、亦庄新城;生态新城是指密云、怀柔、延庆、门城和平谷新城;一般新城是指房山、大兴和昌平新城。
—新城绿地系统总体结构布局:新城绿地系统总体结构的建立是保护 新城自然生态环境的有力保障;为居民多样化的游憩需求提供多层次的、均好、易达的游憩环境;为保护和彰显新城的景观特征提供系统的空间依托; 新城绿地系统总体结构有助于新城结构布局的实现。
—重点新城绿地系统分区规划:在重点新城绿地系统总体结构的基础 上对重点新城进行分区绿地系统规划,使绿地布局与新城总体规划相衔接,有利于新城绿地建设与其他建设同步实施,提高城市建设效率和质量。
第4条 规划期限
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一致。
近期2004~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远景2020年以后
第5条 未来绿化重点任务
为实现绿地系统的规划布局,完善北京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北京未来主要的绿化任务是建设完善“三区三林三网三绿四园”,即:
全市建三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含湿地)、风沙治理区,区中生态健全;
山区育三林—水源涵养林、生态风景林、经济果木林,林中生物多样;
平原造三网—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农田林网,网中果茂粮丰;
城市建三绿—绿块镶嵌、绿廊相连、绿带环绕,绿中人居和谐;
城郊建四园—西北郊历史公园、南郊生态公园、东郊游憩公园和北郊森林公园,园中功能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