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条 规划目标
2007年:全面完成奥林匹克公园和与奥运有关的一切绿化工程;把主要 街道建成绿化精品街;实现“绿色奥运”目标。
2010年:实现北京市区碧野相连,绿色通道相系;外围郊野公园环绕,中心各类绿地扩展;绿化轴线延伸,古典园林生辉;楼顶铺绿,墙面垂绿;黄土不见天、城市特色得以体现。
2020年:全面实现绿地系统规划,力争达到“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目标。
第二节 绿地系统总体布局
第23条 绿地系统结构
中心城的绿地系统结构为:“两轴、三环、十楔、多园”的基本结构。 即:青山相拥,三环环绕,十字绿轴,十条楔形绿地穿叉,公园绿地星罗棋布,由绿色通道串联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
第24条 绿地系统布局
⑴ 西山风景区:由西北方向的隔离绿地、香山、八大处、妙峰山等十 多处名胜古迹和山地绿化组成。
规划要进一步提高其绿化水平,逐步进行植物更新,完善交通、市政和服务设施,使其山更绿、水更清、气更爽、景更美,建设成距市区最近的旅游 度假基地。
⑵ 中心城外缘郊野公园环:由沿中心城边缘的郊野公园、滨河绿带、隔离绿地、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公园等组成。该环是中心城外围五环路与六环路之间的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心城与远郊区县的连接部。
⑶ 楔形绿地:楔形绿地是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气流交换的重要载体,是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与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公园环之间的纽带。它是由城市中心区东南、西南、西北、北、东北方向的绿化隔离地区、生态景观绿地及河道、放射路两侧绿化带等组成,形成真正的沟通中心城与郊区的绿色通风走廊,楔入城市中心区(二环路),将北京城市中心区与西北、北、东北方向的绿色屏障,东南方向的渤海湾,西南方向的永定河谷有机联系,有效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⑷ 边缘集团公园绿地:结合十个边缘集团的规划完善其绿地系统,规划按服务半径、城市景观及功能要求,配置各类公园绿地。
⑸ 五环路防护林带:两侧各划定100米宽绿化带,强调其纽带作用和空气交流作用。
⑹ 隔离地区公园环:该公园环由各类公园、生产绿地、防护绿地、生态景观绿地等组成。为维护“分散集团式”城市布局,确保中心城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居民辟建更多游憩场所,将绿化隔离地区建成环绕城市 中心区的公园环。
⑺ 四环路景观防护林带:四环路两侧各划定100米宽绿化带,注重植物造景,丰富道路沿线城市景观,强调绿色通道的整体环带效果。
⑻ 中心地区公园绿地子系统:中心地区绿地布局是以滨水绿地为 纽带,结合文物古迹保护、危旧房改造、工厂搬迁、中小学合并、道路拓宽、大型公建的开发建设等开辟公园绿地、完善二环绿色城墙和城市的“十字”景观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