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一章 总则
《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是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而编制的专业规划,并且与新城规划、中心城“街区控规”紧密衔接,目的在于通过科学规划来确定全市绿地系统结构,从空间上对全市域范围的绿色空间进行统筹安排,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提供支撑。
第1条 重要性
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国务院批复要求和深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基础平台之一。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主要纽带;是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是建设生态健全、可持续发展且宜于居住城市的最基本要求;是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物质载体;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延伸与发展。
因此,本次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从宏观全局的角度,在充分利用自然山水构架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绿地系统的合理结构,明确北京市城市绿地的发展方向。通过对不同空间层次(包括市域、中心城、新城)、不同类型(包括城市绿地,农田、林地、水系、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湿地、风沙治理区、森林公园、绿色隔离地区、水源保护地、各类防护林带等)的绿地进行定性、定量、定位,达到建立合理的城市绿色空间的目的。从而创造良好人居环境与和谐社会并重的“宜居城市”。
第2条 规划依据
⑴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号
⑵《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⑶《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2000年)
⑷《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1990年4月21日)》
⑸《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J185~2002)》
⑹《北京市区绿地系统规划》(2002年)
⑺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005年)。
⑻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建城[2004]98号)
⑼建设部《生态园林城市标准》(2004年)
⑽北京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版)
⑾北京林业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
⑿北京市各新城规划
⒀《北京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