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案例 >>总体规划 >>
 
湛江市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年)

时间:2012-12-27  来源:互联网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1.“一环”为环岛公路,路线为湛江市区—湖光—太平—雷州—雷高—调风—曲界—徐闻—迈陈—乌石—北和—唐家—纪家—北坡—安铺—营仔—青平—石岭—廉江—良垌—塘缀—龙头—湛江市区,其中经过湛江市区的路段,远景规划可通过由雷州市区到东海岛,向北以海底隧道连接南三岛,以及其延伸线联系沿线的龙头沙港、乌石、北谭、企水、流沙、黄坡港等港口。

2.“四纵”为吴川——长岐——化州、207国道、东海岛至廉江六深线、遂溪——石岭——塘蓬——博白。建议207国道穿越遂溪城区段的改线东部经过。

3.“六横”为325国道、杨柑——洋青——岭北——麻章、草潭——北坡——城月——建新、企水——唐家——杨家——雷州市区——民安——东海岛、乌石——北和——龙门——调风、吴川——塘缀。建议穿越吴川市区,未来改造到市区北部经振文;穿越遂溪城区改线北部和穿过湛江市区段,改造为湛江市区环状快速干道的一部分。

(四)完善联接各镇的道路网系统以完善路网布局、减少迂回、沟通各个乡镇和各主干线之间联系为原则,形成各镇之间四通八达的道路网。

(五)修建南三深水港区、东海岛港区、市区港区等内港港区的疏港公路专用快速干道。

(六)海湾大桥、霞山至麻斜的海湾大桥,拓宽市区至东海岛的东北大提,完善西南大堤,在有可能的条件下修建东海岛至南三岛的海底隧道(或过海大桥)。

(七)实现村村通公路,力争2010年实现镇通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

第五十二条 民航 至 2020年,保留现有机场。2050年前以湛江与茂名共建共享大型航空港为原则,新机场的选址应到达两市具有同等便捷的交通区位条件,建议选址塘缀镇境内,离高速公路出入口较近处。

第五十三条 管道运输 规划对油料、气体等采用管道运输方式。中国石化拟建珠三角成品油管道工程,西起湛江东兴炼油厂,途经茂名、阳江至广州、深圳等地,湛江段线路全长56千米,年运输量1000万吨。湛江电厂奥里乳化油管道工程拟与上述管线同路敷设,管道全长30.2千米。

第二节供电工程规划

第五十四条 电源规划 近期新建湛江奥里油电厂,装机容量2×60万千瓦;新建东海岛电厂,与湛江钢铁基地建设统筹考虑,一期机组容量2×60万千瓦,二期机组容量4×90万千瓦。限制新建和扩建小火电厂和柴油机电厂。东海岛、南三岛、徐闻新寮岛、吴阳等考虑新建风力发电厂。

第五十五条 规划电网采用的电压等级为500KV、220KV、110KV、10KV、0.4/0.3KV,规划中除部分工业用电和农村偏远地区外,逐步取消35KV电压等级。

第五十六条 近期电网规划

(一)500KV电网系统:在西部湖光农场水口村新建500KV港城变,一期容量1×750MVA,终期容量2×750MVA,出线一期5回,分别至奥里油电厂2回、茂名变电站2,东海岛电厂1回。

(二)220KV电网系统:规划湛江市区火车北站东侧新建椹北变(3×180MVA)、新建220KV东海岛变(2×180MVA)、扩建遂溪220KV变电站(3×180MVA)、扩建雷州变电站(2×150MVA)。

(三)110KV电网系统

1.湛江市区:规划新建港口变(2×50MVA)、金湾变(2×50MVA)、太平变(3×50MVA)、仙塘变(3×50MVA)、平乐变(3×50MVA)、南调变(2×50MVA)、社坛变(3×50MVA)、避风塘变(3×50MVA);规划改造东简变(2×50MVA)、宝满变(2×50MVA);扩建沙郭变、环球变、南油变。

2.吴川市:规划新建樟铺变(2×20MVA)、吴阳变(2×20MVA)、覃巴变(2×20MVA)、长歧变(2×20MVA);扩建黄坡变(2×15MVA)。

3.廉江市:规划新建青平变(2×20MVA)、河唇变(2×20MVA)、石城变(2×20MVA)。

4.遂溪县:规划新建北门变(2×20MVA)、洋青变(2×20MVA)、岭北变(2×20MVA);扩建城月变(2×15MVA)。

5.雷州市:规划新建唐家变(2×20MVA);扩建龙门变(2×10MVA)、雷高变(2×20MVA);改建海康变(2×10MVA)。

6.徐闻县:规划新建徐城变(3×20MVA)。

第五十七条 远期电网规划

(一)500KV电网系统:扩建湛江500KV变电站,增加容量1×750MVA。由茂名变直接出线东海岛电厂2回。

(二)220KV电网系统:规划湛江市区扩容坡头变,容量2×750MVA;在机场路、椹川大道西新建一220KV变,容量容量3×180MVA;在南油新建一220KV变容量2×180MVA。规划在吴川市,廉江市、雷州市、遂溪县各新建一200KV变,容量2×180MVA;规划在徐闻县建一220KV变,2×150MVA。

(三)110KV电网系统:规划对现有部分110KV变电站扩容,部分35KV变电站改建为110KV变电站,远期湛江全区110KV变电站达60~65座。10KV电网主要以220KV变电站为中心,形成辐射式手拉手供电结构,尽量形成环网结构,以满足供电安全N-1准则。

第三节供水工程规划

第五十八条 市域供水工程规划

(一)湛江市区:续建鹤地水库、渠道防渗工程、湛江堵海工程、鉴江挡潮闸工程、修建南三水库、修建石门水库。

(二)廉江市:新建九洲江西片沿海供水工程,具体为名教河蓄淡工程、营仔镇新村水库;廉江市运河片供水工程,具体为九洲江合江大桥桥头上游抽水工程、高墩闸上游抽水工程;现有水库加固改造;采用喷灌、滴灌技术解决。

(三)遂溪县:运河片即西海岸供水规划,具体为新建坛头水库、新建双村水库、新建荔枝园水库、新建草潭水库、新建杨柑河挡潮蓄淡供水工程;遂溪县赤坭三岭片供水规划,具体为下洋水库及打井取地下水、建新镇水库及打井取地下水解决。

(四)雷州市:雷州市西部干旱区乡镇供水规划,具体为新建北界水库、新建鹅感水库、新建益英水库、新建交椅蓄淡;雷州市东南部乡镇供水规划,具体为、新建后田蓄淡、新建月岭港蓄淡;雷州市运河灌区供水规划,具体为现有水库加固改造、采用喷灌、滴灌技术解决。

(五)徐闻县:续建鹅颈蓄淡工程、新建石榴坑水库、新建龙兴水库、建设合溪引水工程、建设三独桥水库、新建北门港蓄淡工程、建设燕村水库、建设姑打水库以及现有水库、渠道加固改造,采用喷灌、滴灌技术等解决。

(六)吴川市:可通过对灌区进行技术改造解决。

第五十九条 湛江市区供水工程规划

(一)水源规划:规划大规模跨流域引用地表水,至2020年形成以地表水水源为主、地下水为辅的供水格局。具体选用水源为鹤地水库、鉴江河口工程、南三水库、遂溪河口的五里山水库工程、合理开采中深层地下水。

(二)水厂规划:规划新建水厂近期规模50万立方米/日,远期为114万立方米/日,供水区域为整个湛江市区。

第六十条 县级市、县城供水工程规划

(一)吴川市区:以鉴江水为水源,加强水质保护工作。现鉴江中游有一自来水厂供水市区,规划在鉴江河口工程完成后,新建自来水厂,供水规模在30万立方米/日以上。

(二)雷州市区:水源除用西湖水库水,可考虑南渡河水,以及与东吴、滨洋、恭坑和西湖等水库联合调度,提高供水能力。规划新建公益、粟家、鹅感三个中型水库作为水源地统一调度。现状自来水厂设在西湖水库旁,规划在城区南边、南渡河中游大桥以西溪头新建20万立方米/日规模的水厂。

(三)廉江市区:水源为青年运河水,并与青建岭水库联合调度,提高供水能力。现有两座水厂,即市自来水水厂和城南自来水厂,远期扩充水厂规模,供水能力达到15万立方米/日。

(四)遂溪县城:变地下水为主的供水模式为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控制遂溪河水质污染,选作水源地。启用和扩大南和自来水厂或者在遂溪河适当位置新建水厂,总供水能力达到12万立方米/日。

(五)徐闻县城:水源为大水桥水库,并与南北渠、建鲤鱼潭水库、合溪水库、三阳桥水库联合调度,可考虑新建海安石榴坑、龙兴水库为新水源。现状自来水厂位于大水桥水库下游,规划引三阳桥水库水,新建一个自来水厂,总供水能力应达到7万立方米/日。

第六十一条 乡镇供水工程规划 根据各地自身条件,完善现有乡镇自来水厂。水源可使用人工水库蓄水,或使用地下水,或使用经过滤后的天然河水。建议水厂适当集中建设,建设区域性水厂,进行分区分片供水。

第六十二条 水资源利用的措施和建议 加强水资源管理;实行全面节约用水,农业用水采用喷灌、滴灌技术,工业方面,应限制发展耗水量大的工业项目;加强污水处理和提高水的重复使用率;开展海水利用,适时兴建海水淡化工程;科学管理,统一调度。

第四节防洪(潮)工程规划

第六十三条水库防洪至2020年前扩建和新建以下水库以消减江河洪峰流量,即2010年前扩建鹤地水库、余庆桥水库、大湾水库、土乐水库、鲤鱼潭水库、合溪水库、风桥水库、甘村水库、红星水库;2020年前新建湛江堵海蓄淡、石门、三合等3宗大(二)水库,北界、鹅感、交椅、英益、粟家、月岭港、鹅颈、石榴坑、北门港、响水滩、荔枝园、双村、潭头、杨柑等14宗中型水库,三独桥、龙兴南陈、姑村等3宗小(一)水库。

第六十四条 吴川市江海堤围工程

鉴江干流江堤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堤防工程属Щ级。按30年一遇洪水防御标准治理袂花干流、梅江、三叉江。乌坭堤和黄坡堤按50年一遇潮水位+11级风浪爬高的防潮标准加固。吴阳堤按30年一遇潮水位+10级风浪爬高防潮标准加固。至2020年新建鉴江口拦河挡潮坝。

第六十五条 廉江市江海堤围工程

九洲江中下游堤防按防洪标准30年一遇进行加固江堤4宗,其它小型江堤14宗,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加固、新建。江洲围、龙营围等2宗海堤按50年一遇潮水+11级台风风浪爬高防御标准加固。博揽围、南堤围、红寨围、南沙联围、公安围等海堤按30年一遇潮水+10级风浪爬高防御标准加固,其他小型海堤按20年一遇潮水+9级风浪爬高防御标准加固。

第六十六条 雷州市江海堤围工程

南渡河的中、上游,公和水的中、下游,企水河下游,龙门河下游等河道堤防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加固。南渡河、企水堵海海堤按50年一遇潮水+11级台风风浪爬高防御标准加固。东里堵海、迈豪、雷高、卜坎、调南、北仔、调迈等海堤按20年一遇潮水+10级风浪爬高防御标准加固。其它小型海堤10宗按10年一遇潮水+9级风浪爬高防御标准加固。

第六十七条 遂溪县江海堤围工程

遂溪河江堤按30年一遇洪水防洪标准加固。杨柑河和乐民河等江堤按20年一遇洪水防洪标准加固。城月河、江洪河、通明河及其他河流江堤按10年一遇洪水防洪标准加固。旧庙围、牛牯围、团结围等3宗海堤按20年一遇潮水+10级风浪爬高防御标准加固。规划新建杨柑河入海河口拦潮闸坝工程。

第六十八条 徐闻县江海堤围工程松树港和迈陈后海等海堤按20年一遇潮水+10级风浪爬高防御标准加固。

第六十九条 坡头区江海堤围工程北马围、南三联围(含光明包、南海堤、五星围等)海堤按50年一遇潮水+11级风浪爬高防御标准加固,官渡围、肖坡围等海堤按20年一遇潮水+10级风浪爬高防御标准加固。

第七十条 麻章区江海堤围工程旧县河下游河堤按20年一遇洪水防洪标准加固。临海堤、太平东西堤、旧县围、料村联围等海堤按20年一遇潮水+10级风浪爬高防御标准加固。

第七十一条 湛江市区江海堤围工程南桥河、北桥河、南柳河等河流的堤防按50年一遇洪水防御标准规划。东北大堤按50年一遇潮水+10级风浪爬高防御标准加固;沙湾堵海、港南堤、东海岛的民安联围、文参堤、溪尾草围、东南大堤等海堤按20年一遇潮水+10级风浪爬高防御标准加固。

第七十二条治涝工程规划

(一)湛江市区治涝工程:规划加固配套蓄水、涵闸、截洪渠、机电等排涝设施,总设计排水量6100万立方米。

(二)重点加强鉴江涝区、九州江涝区、南渡河涝区、遂溪河涝区的治理。其中九洲江涝区按2天排干标准的治理,其中廉江河排洪涝区按1天排干标准治理;南渡河涝区按3天排干标准治理;遂溪河涝区按3天排干标准治理。

(三)其他小型涝区按3天排干标准治理。

第五节信息化发展规划

第七十三条 发展目标

建立完善的信息化体系,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提高信息应用水平,培育信息消费市场,维护信息安全与通信普遍服务;至2010年,全市网络普及率20户/百人,电话普及率75门/百人,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为99%,城镇居民电脑数60台/百人,信息化综合指数达60。

第七十四条 发展规划

(一)加快基础电信网的建设,逐步形成一个超大容量、高度灵活、功能齐全、安全可靠的宽带信息网。

(二)集中力量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一批重点产品和重点项目,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企业。

(三)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扩大邮电通信业、广播电视业等的规模,加速发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业的新兴领域和业务。

(五)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按照省的统一部署,建立与省相衔接的电子商务认证体系和认证中心、网上支付体系、物流配送系统等。

第六章社会服务设施发展规划

第一节科研教育设施规划

第七十五条高等教育基地规划

(一)目标:成为粤西的高等教育和科技中心,集教学、科研、生产为一体的学—研—产基地,以本地高校为主,兼顾吸引外地高等教育资源。

(二)形成三大高等教育基地,即湛江市寸金岭教育园区,以湛江师范学院为中心整合周边及附近院校,建设湛江市乃至粤西地区综合性的教育园区;湖光海洋科技教育园区,以湛江海洋大学湖光校区为中心,发展以海洋科技开发、海洋教育等为基础的海洋科技教育园区,建设成具有教育、科研、开发、旅游功能结合的新型教育园区;湛江高校新园区,建议选址在坡头区海湾大桥的东海岸,纳入湛江城市总体规划中。

第七十六条基础教育规划目标

(一)至2010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中专、技校、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的招生比为1:1,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以上,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95%以上,毕业生升学率达到85%以上。

(二)至2020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均达到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均达到98%;适龄盲、聋哑、弱智等三类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达到90%以上。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达到95%。全市3至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0%以上。完善职业教育,加快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变化的需要。

第七十七条 基础教育发展规划

(一)至2010年,全市有3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8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9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1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80%以上中、小学的生均用地指标、生均经费指标、教师资格标准等达到国家标准。各县(市、区)有1—2所省一级高中,3—5所示范性初中,3—5所示范性中心小学。乡村实现小学办学集中规模化,乡镇中学办学的主要软、硬件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二)至2020年,中、小学的主要硬件指标超过国家标准;师资队伍和教学体系建设超过广东的平均水平;形成以市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为龙头、省一级高中、省级示范性初中和中心小学为骨干、社区级学校为基础的区域性现代基础教育网络体系。

第二节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第七十八条规划目标

建成门类齐全、专科配套、布局合理、技术优良、便利群众的卫生服务体系和政事分离、功能健全的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并全面实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济发达县区达到或接近省内先进水平,经济欠发达县区达到省内的平均水平,湛江成为粤、桂、海三省毗邻地区的医疗卫生中心。

第七十九条规划配置

(一)全市级的医疗卫生机构。重点建设各专科医院,即:口腔医院、肿瘤医院、妇产医院、儿童医院、传染病医院、湛江市康复医院、湛江市口腔医院。迁建湛江市中心医院。完善医疗卫生配套设施,即:医疗卫生用品洗涤消毒中心、餐具消毒中心、医疗垃圾处理中心。设置1个急救指挥中心。设置湛江市中心血站。设置2间二级中医院,即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

(二)湛江市区形成3间三级综合医院,3间二级综合医院,11间一级医院(卫生院),1间专科医院,1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机构体系。设置一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验中心)和一个卫生监督所。设置2间中等卫生学校,即广东省湛江卫生学校和湛江中医学校。设置1个医学科学研究机构。设置1个医疗器械修配站。

(三)各县、市设置1间二级综合医院、1间二级中医医院。每个乡镇设置1间卫生院。各县(市)撤销卫生防疫站,组建一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验中心)和一所卫生监督所。各县(市)设置一间妇幼保健院。各县(市)设置一所健康教育所。廉江市设置一个鼠疫防治机构。

(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以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服务人口3-5万人为单位设置。

第三节大型公共活动场所规划

第八十条 发展目标 完善现有公园体系以及各县市的绿化健身场所,建设新的大型的公园,在城市中心地区建设大型文化广场。

第八十一条 规划配置

(一)市级大型公共活动场所。至2010年,建设与完善3—5处可容万人以上的大型公共活动场所(市民广场),改扩建市展览馆,建设集海洋动物、植物、海洋科学普及为一体的大型的湛江海洋公园,建设湛江海洋奥林匹克中心。至2020年,依托湛江海洋公园、海洋奥林匹克中心,建设大型的集体育健身、科普、文化活动等一体的湛江海洋大世界

(二)县级市、县、区公共活动场所。至2010年,新建文化广场、或大型公园、或大型休憩健身场所一处;建设灯光型文化、科普长廊,提供群众夜间文化充电场所。至2020年,建设青少年创新活动中心,提供创新活动器具与组织。

(三)城、乡社区公共活动场所。至2010年,平均每万人建设一个露天公共集绿化、文化、体育活动为一体的公共活动场所;每个居民小区建设儿童文化学习中心。至2020年,公共活动空间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第四节公共文化设施规划

第八十二条规划目标

以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和湛江市建设文化大市为目标,加强湛江市基层文化建设和发展文化产业,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市必须配置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电影院、剧院、文化广场、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书报亭、城市雕塑、综合性文化娱乐场所,县(市)级必须配置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电影院、剧院、文化广场、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书报亭、城市雕塑、综合性文化娱乐场所。

第八十三条规划配置

(一)2010年前迁建市博物馆、新建市雷剧院、易地建设市群众艺术馆、地方、部队、社会联合建设湛江歌舞剧院、市区内大型宾馆、酒店的附设文化设施统一纳入市规划建设与监督管理。

(二)至2010年,完善和扩大所有县、区级文化馆、图书馆,达到省定标准;新建麻章区、坡头区、开发区文化馆和图书馆,县级配套文化广场、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书报亭、城市雕塑、综合性文化娱乐场所。

(三)至2010年,各乡镇(街道)必须具有一个文化站,设施水平达到市定标准;在聚居10000—20000人以上的社区建设不少于80米2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小于10000人的城市社区应建设不小于30—50米2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

(四)至2020年,在市区建设湛江音乐厅、湛江科技活动中心;每个县级建设一个高水平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城市平均每万人有一个综合文体中心,农村每个乡建设一个综合文体中心;雷州市建立县级博物馆,其他县因地制宜。

第五节科普教育场所规划

第八十四条 规划设置 市区2010年前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建议统一纳入湛江海洋大世界的规划之中),南油地宫的建设与完善;2020年前建成湛江科学馆(与湛江科技活动中心统一规划、建设)。各县(市、区)建设科学活动中心(灯光型夜间文化活动场所、创新活动中心等项目统一规划与建设)。各社区完善科普活动辅导站。

第六节大型体育设施规划

第八十五条 规划目标2010年前,新建或扩建具有较高标准的大型公共体育设施;2020年,全市公共体育设施达到广东省的平均水平,部分设施达到广东省的先进水平。

第八十六条 规划设置

(一)湛江市区至2010年,完善市体育中心,建为综合性大型的现代化体育设施,新建市体育公园,鼓励大型宾馆、酒店建设公益性体育设施,并纳入市的统一规划;至2020年,新建湛江海洋奥林匹克中心及有关体育设施。

(二)各县(市、区)至2010年前建成“一场、一池、一馆”(体育场、游泳池、体育馆,有条件的县(市、区)建设全民健身广场。至2020年,各县及区建成一个公共性、综合性的大型体育中心。

(三)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群众健身活动为主,应有相应场所,但也要避免浪费,至2020年,建设各具特色的社区级体育活动场所。

第七节民政设施规划

第八十七条配置要求

1.敬(养)老院:建议推行社区养老的模式,建立社区老年人服务设施。

2.社区综合服务功能设施的主要建设内容:社区医疗机构(实现小病在社区就医的目标)、社区就业管理机构、社区文化活动室、社区清洁卫生与治安管理机构。

第八十八条 民政设施规划

(一)全市至2010年新建湛江新殡仪馆和湛江收容服务中心;建设示范性的湛江养老服务中心。各县(市)至2010年新建或完善殡仪馆;每个县(市)建设一个示范性的养老服务中心;城市每个社区、农村每个乡镇建设一个养老服务中心。

(二)至2020年,完善和提升所有民政设施的器件配备以及所有民政服务站(所、院、中心)的人员队伍和软件建设。

第八十九条 完善城市预警体系 整合现有的治安、医疗急救、消防、交通、三防等应急指挥中心和指挥系统,使之有效对自然灾害、重大传染疾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以及对社会秩序构成威胁的重大突发事件;建立健全城市预警机制,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制度,设立应急基金,以形成信息准确、预警及时、资源整合有力、指挥运转高效的城市应急事件处理体系,提高城市防御风险和整体防护能力。

第七章海岸带综合利用和保护规划

第九十条海岸带综合功能区划

以综合协调,突出主导功能为核心原则、备择性原则、可行性原则、超前性原则将全市海岸带划分为六个综合功能区,即:吴川王村港镇至鉴江河口段渔业—旅游—港口—盐业—采矿功能区、湛江湾和南三岛及东海岛岸段港口—城市—渔业功能区、雷州湾沿岸红树林保护—渔业—工业—旅游功能区、雷州半岛南部岸段渔业—旅游—生态保护—军事功能区、雷州半岛中段西海岸渔业—盐业—旅游业功能区、安铺湾岸段港口—渔业—旅游功能区。

第九十一 海岸带开发区规划

(一)港口规划:见第四十九条。

(二)重点海岛的发展规划:东海岛,重点发展临海工业、仓储业和滨海旅游业;南三岛,以生态功能和滨海旅游业为主;硇洲岛,重点发展渔港经济区和滨海旅游业。

(三)海水养殖区规划,主要分布于雷州湾、流沙湾和安铺港海区。雷州湾,主要养殖虾、牡蛎和贝类;流沙湾,以发展珍珠为重点;安铺港海区(含英罗湾),主要养殖牡蛎、栉江珧、泥蚶、蛤类、中华乌塘鳢等优质鱼类和护养增值贝类。

(四)滨海矿产区规划。以雷州市企水玻璃用砂矿和徐闻县柳尾钛铁矿开发为重点,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矿业体系。至2010年,全市滨海矿业开发利用项目9个,即雷州市企水玻璃用砂矿项目、雷州市东里矿段金属砂矿项目、徐闻柳尾锆钛矿项目、徐闻县前山镇六花沟矿点项目、徐闻县下洋镇双沟矿点项目、徐闻县新寮镇后湖矿点项目、东海岛崩塘矿区项目、坡头区南三矿区项目、吴川市吴阳矿区项目。

(五)滨海旅游岸线规划,至2010年,有五村岗段、吉兆湾段、吴阳段、南三岛东岸、东海岛东岸、硇州岛东岸、海安白沙湾段、纪家镇段、企水镇段、乌石镇段等10段。

(六)滨海水利建设区规划:至2010年,有鉴西河治理综合开发工程、南三堵海蓄淡工程、湛江堵海综合开发工程、塘尾分洪口治理综合开发工程、九洲江口治理综合开发工程、青平河口治理保护、五里山港治理滩涂治理综合开发工程、杨柑河口治理综合开发工程、南渡河口治理综合开发工程、调风河口治理综合开发工程、企水港治理综合开发工程、土贡河口治理综合开发工程、锦和河口治理综合开发区、迈陈河口治理综合开发工程、大水桥河口治理综合开发工程等。

第九十二条 海岸带保护区规划

(一)水产资源保护区规划:湛江市现有各种水产资源保护区13个,即雷州白蝶贝自然资源保护区、徐闻珊瑚自然保护区、硇洲岛海洋资源增殖保护区、徐闻大黄鱼幼鱼资源保护区、徐闻苍头、南山红树林保护区、徐闻外罗湾鲎自然保护区、遂溪中国鲎自然保护区、吴川文昌鱼自然保护区、雷州海草自然保护区、雷州市南渡河口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雷州市东里栉江自然保护区、廉江英罗湾儒艮自然保护区、湛江特呈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至2020年,规划将建立各种水产资源水产增值养殖区17个,即遂溪北潭儒艮自然保护区、东海岛民安鲎自然保护区、雷州湾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廉江流沙海草资源自然保护区、东海岛东南文昌鱼自然保护区、通明海水产资源自然保护区、吴川东风螺资源增殖保护区、吴川紫光蛤自然保护区、徐闻外罗圆尾鲎自然保护区、雷州流沙湾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南三岛鲎自然保护区、廉江沙虫自然保护区、吴川博茂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硇洲南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徐闻角尾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雷州乌石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遂溪江洪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

(二)自然保护区规划:现有省级珊瑚资源保护区1个,规划建立3个海底珊瑚保护区和3个红树林保护区,即硇州岛东北角斗龙至东海头以东、海康港以南盐庭至楼角东南侧、乌石港以南东土角西侧等三个海底珊瑚保护区和特呈岛海洋生态保护区、通明渔港红树林、红树林生态保护区等三个红树林保护区。

(三)禁渔区规划:湛江市东西两岸20米等深线内海海域,划定为幼虾保护区,为国际级禁地区,其中吴川至雷州湾、安铺港至流沙港为重点保护区。

第八章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

第九十三条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目标

(一)环境总目标 至2020年,把湛江市建设成具有北热带风光、环境优美、清洁、安静的海滨城市。

(二)自然生态目标 至2010年市域森林覆盖率达26%以上,水土流失基本消除,西南部干旱状况明显改善,市域生态环境有所改善。至2020年,市域森林覆盖率达30%,城乡形成完善的绿化体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三)城镇绿化目标 至2010年,湛江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0%,人均公共绿地10平方米以上;其他各市(县)城区绿化覆盖率为35%,人均公共绿地大于7平方米。新建住宅区绿地率不低于30%,旧城改造绿地率不低于25%。至2020年,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15平方米以上。

(四)大气环境目标 农村、自然保护区和风景旅游区大气环境质量保持1级,城镇稳定在1-2级。

(五)水环境目标 至2010年,主要江河、湖库、近岸海域水质均达到相应功能水质目标,鉴江、九洲江、南渡河水质保持Ⅲ类或达到Ⅲ类。至2020年,鉴江、九洲江、南渡河水质进一步提高,雷州青年运河、袂花江为Ⅱ类,小东江、遂溪河为Ⅲ类。主要饮用水源达到有关标准,见附录一。非饮用水源主要水库水质为Ⅱ类或Ⅲ类。近岸海域水质保持或达到相应功能区水质标准,并进一步改善,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区,海水养殖区海水水质为第一类。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5 6 >>] 下一页 共6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湛江市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年) 的资料
· 山东将建"一张图"信息平台 卫星实时监测城市规划 [2016-06-16]
· 打破“村村点火” 推动城市规划高度集约 [2016-06-16]
· 中国海绵城市联合体出席萍乡“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推介会 [2016-06-14]
· 李群:高标准、精细化搞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2016-06-13]
· 关于征求对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规划纲要(2016-2020-2030年)建设提纲意见的函 [2016-06-08]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