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条 规划期限
1.近期:2006年——2010年
2.远期:2011年——2020年
第二章 风景区范围与性质
第七条 范 围
1.太极洞片区范围
上一轮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范围是以太极洞为中心,东至皖浙边界的火烧山、人头山、金钟岭、大洪山;南达小狮山、后座山、将军山南麓;西沿四季卡、路青卡、橡皮烘;北临分界岭、青头山、三洲山。符合这些原则,能够对太极洞进行科学的保护和管理,2004年国务院批复的空间范围也以此为准,本次规划沿用这一范围,共22平方公里。
缓冲区范围在生态上是风景区与周边地区之间的联系;在土地利用方面,是周边地区较强的利用强度与风景区内部较低的利用强度之间的过渡。缓冲区在生态保护上比普通地区有更多的要求,在土地利用的种类、形式、强度和视觉环境等方面受到比普通地区更严格的限制。
缓冲区范围的确定与规划范围的确定原则一样:景源特征及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历史文化与社会的连续性;地域单元的相对独立性;保护、利用、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本次规划太极洞片区缓冲区包括风景区范围内和风景区紧邻的4个乡镇,包括安徽的新杭镇,浙江的白岘乡、槐坎乡,江苏的太华镇,以上述乡镇的行政边界为界,总面积200平方公里左右。
2、卢湖片区范围
东至甘溪沟,南至陈坞村,西至笄罩山,北至七里店,包括卢湖、笄罩山、甘溪沟、灵山等地区,总面积60多平方公里。
外围保护带为风景区1~3KM范围,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
第八条 风景区性质
太极洞风景区的性质包含风景特征、主要功能、风景区级别等三方面内容。
特征:拥有全国独特的溶洞型景观、生态优良的山水环境,这是自然方面的特征;是弘扬养生文化的重要基地,这是人文方面的特征。
主要功能:是资源保护、科学研究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公众开展适度的观光和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活动的场所,这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担负的基本的社会功能。
级别:太极洞风景区是溶洞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
因此,性质表述为:太极洞风景区是以石灰岩溶洞型地质景观为主体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开展科普教育、科学考察、弘扬中华养生文化的重要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