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保护培育规划
第十七条 保育类型和对象
太极洞受到保护和管理的自然资源包括以下六种类型:
1、自然物理资源,包括水、大气、土壤、地形地貌、地质特征、化石资源、自然光景、自然音景和洁净天空;
2、自然物理过程,包括气候、侵蚀、洞穴形成过程;
3、生物资源,包括本地植物、本地动物和生物群落;
4、生态过程,包括光合作用、自然演替和进化;
5、生态系统;
6、以及上述自然资源的高价值附属特征,即(自然)视觉景观。
自然资源的保护不能仅停留在对视觉景观资源的保护上面,更要加强包括对自然物理资源、自然物理过程、生物资源、生态过程、生态系统等资源的保护上面。
第十八条 资源保护和管理原则
(一)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原则
1、整体保护原则:
2、减少干涉原则
3、修复原则
4、合作保护原则
(二)地质地貌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受保护的地质地貌资源包括地质作用和地质地貌特征。正是地质作用促进了有欣赏价值的地质特征的形成。应制订相应的专项保护规划,系统地指导溶洞保护工作。在科学研究的指导下,开展对溶洞的长期监测工作。
对洞穴内的自然系统(例如流水冲蚀痕迹、矿物沉积以及动植物群落等),保护溶洞的地质科学特征和地质科学价值。溶洞内的人工设施应明确与天然部分有视觉上的区分,以不影响溶洞的地质科学价值。
(三)生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制订专项规划,摸清风景区内的动植物物种、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和根源,逐步建立起丰富多样的本地生态系统。
(四)自然音景的保护管理
自然音景是指风景区内所有存在的自然声音,包括由生物引发的和由自然现象引发的声音等,是自然资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之声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例如鸟类蛙类和部分昆虫通过声音来保护领地或求偶。
控制人类活动引起的噪音,包括风景区边界内禁止汽车鸣笛,一般情况下禁止电子扩音设备的使用;通过合作,减少来自风景区外的噪音污染,在不同的区域制定不同的噪音标准。为有效地保护动物,建议太极洞片区逐步实行鞭炮禁放制度。该段过境公路为禁鸣区。洞前区的所有道路均为禁鸣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