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洞目前的游览方式对溶洞内的声环境有较大的干扰,如在溶洞中举办歌舞表演,解说词中也没有对声环境教育的解说,游人可以随意喧哗。
目前洞内导游仍使用普通灯光,普通灯光有一定的光谱和温度。在它的长期照射下,晶花的颜色变暗淡变黑。应使用绿色冷光源,对溶洞有一定环保效果。
应禁止洞内进行商业表演活动,对游人进行声环境的解说教育,尽量降低声环境污染。
(二)植物景观控制
风景区的植物景观应追求生态性和避免城市化。
周围山体的人工纯林应在环境监测下,以科学手段进行林相改造,增加其生物多样性。按照“适地适种”的原则进行,尽可能采用本地植物物种。保护、创造动物栖息场所,不能铺上草,种上树,却把自然生物赶跑了。如鸟类筑巢,有的在树上,有的在灌木丛中,要有相应的场所。
风景区对植物科学的发展有重大意义,重视风景区植被的科学意义,旅游产品中应有专题植物游览的项目。
长乐谷内避免使用城市中大量使用的大面积鲜花带,避免使用过长的修剪绿篱。
现有的洞上山体植被均以灌木为主。可以在覆土层较厚之处适当人工干预,培植次生林,增加乔木量。
(三)竖向景观规划
长乐谷周围山体围合感良好,站在出洞口眺望谷地,山形舒展,层次丰富,围合而成长乐谷,颇有“太极真境、世外桃源”的意境。但是,目前山体已受重创,如风景区的地标之一后坐山已经面目全非。如不及时保护,长乐谷的这一地标可能就不存在了。
太极洞风景区属石灰石地区,地表径流丰富,下渗作用强烈,形成了丰富的地表太湖石资源。近年开采严重,影响到风景区山体景观,必须控制开采,恢复植被,恢复郁郁葱葱的山体景观。
(四)水体景观控制
太极洞风景区内水体景观资源丰富,是整体景观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水体资源控制与保护也是太极洞自然资源整体保护的需要。对水体景观的控制需要从水质、水体形态、与水体相关的建构筑物等几个方面进行。
清洁的水质是展现水体景观的首要条件。保持水体自然状态是保持水质的最佳手段,不允许对水体底面、岸面进行大面积人工铺装。水体底面和岸面的水生物群落对清洁水质有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岸面,尽量保持自然的缓坡入水状态。
风景区内的水体景观应当以自然风景的面貌出现,不宜过多点缀、美化,避免人工化、公园化。
第二十四条 卢湖片区典型景观规划
(一)典型景观确定与概述
明代广德名宿濮阳模垂钓于此,于亭中邀人结伴吟咏唱和,留下佳话“湖外有山,山有修竹,山外有湖,湖竹相映,妙趣横生”。概括了整个片区的景观风貌。卢湖片区的典型景观为水域和竹海,形成典型的水景和生物景观。卢湖湖面约2.3平方千米。竹海面积三万多亩,有笄山竹海和甘溪竹海两大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