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待服务镇
位于原来卢村镇政府所在区域设置为片区旅游接待服务基地,面积25.3万平方米,安排相应规模的接待设施。
2、接待服务村
(1)紫水涧的大杨村接待服务村,面积6.2万平方米,安排相应规模的接待设施。
(2)赤龙沟的陈坞村接待服务村,面积7.5万平方米,安排相应规模的接待设施。
(3)甘溪村接待服务村,面积9.8万平方米,安排相应规模的接待设施。
(4)主入口附近赵家村接待服务站,面积13.9万平方米,安排相应规模的接待设施。
3、接待服务站
按照“散点式”,服务半径均衡原则布局。规划共设清方、东河等12个服务站,配套简单的服务设施。
第十章 道路交通规划
第二十七条 太极洞片区道路交通规划
1、太极洞片区实行单循环线路,进口设置于片区南侧,出口设置于片区北侧。并在进口处建设交通转换中心,供旅游车辆停用。游客经电瓶车或其它环保车辆进入景区。
2、规划主干道路面宽为9米,每边都留出20米的绿线,供今后建设两侧的景观带。规划要求铺设黑色柔性路面。
3、规划在片区内部设公共停车场4处,主要供小车和今后的自驾游车辆停用。其它功能区或景点的停车场地按具体的规范要求执行。
4、规划远期充分利用现有的广宜路和现有的单循环线形成环行道,保证交通的通畅和通达要求。
5、片区内设置封闭的步行交通系统,特别是将洞前区和太极文化区形成多环的步行道结构,以保证游客的观赏要求。
6、片区内其它的可通行道路均按路面7米进行铺设,在道路的两侧设置宽10—20米不等的绿带。今后应在道路的交接处设置醒目的标志牌和休憩亭,丰富和规范道路游线。
另外,在该片区的西北角考虑设置一次要出入口,供本地居民使用和为零星的客源服务,但不对其设置作出规模要求。
第二十八条 卢湖片区道路交通规划
(一)道路交通规划
1、规划原则
(1)景区道路的规划建设应与风景区的景观和环境相适应,满足风景游览的要求,在尽量避免破坏生态环境的条件下规划建设。
(2)加强卢湖水面上的交通组织、规划建设和实施,同时应确保湖水水质和环境不受污染。
(3)内部交通应结合村镇经济和景区的特点、条件和功能需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期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形成合理的网络系统。
(4)对外交通规划,应实现对外交通网络的畅通,对“两山一湖”区域内的重点风景区要求能够快速便捷通达。
2、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
外部交通依托省道,建设一条森林旅游大道,北与广德县城和宣杭高速相接,南与浙江安吉交接。
(2)对景区内部道路进行等级划分,分为快速游览道,步游道路,快速游览道形成环形,连接各景区,四条沟景区规划形成“目”交通网络,加强风景小区的可达性,以及小区之间的连接,合理的分散游客。规划快速游览道路长度108千米,步游线路24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