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室副主任、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城市生态规划致力于城市与区域持续发展的同步化,在规划中加强对城市生态极限问题的研究,推动城市生态规划与应用生态学的结合,其注重自身体系的完善,缺乏与“四规”的融合;从技术方法来看,强调从单项规划走向综合规划,从定性分析到定量模拟方向发展,方法系统、科学、丰富;问题:重评价轻规划,重系统轻工程;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将生态规划作为城市规划中的一个专项规划、将生态规划独立于传统城市规划体系、将城市生态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上位规划。目前都难以实现,必须寻求改良以实现生态理想。以北京的实践为例,从几个方面总结:从生态规划与法定规划的对接来看,城市规划目标、规模和空间布局的三方面研究是城市总体规划深度的,研究范围是北京市域;资源利用规划是专项规划深度,城市水代谢基础设施的生态工程规划是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规划深度的中观尺度规划,侧重工程规划条件的确定。并在上述规划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类模型:基于110个图层空间数据库的北京市限建区规划模型、基于8万个节水终端数据的节水系统分析模型、基于8类水代谢系统规划的亦庄水集成系统规划模型。在成果应用方面,规划目标中有关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的研究结论已经被《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所采纳;以生态承载力辅助判断城市规划规模已经用在总规1800万人口的结论中;建设用地的空间限制与引导已经成为北京规划体系的一个环节,并每年更新滚动;节水规划研究已经落实进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终端分析的方法推广至其他资源规划和低碳规划纲要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