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生活的更好留在城市。城市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历史,也承担着人类未来的梦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造各具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和谐都市成为城市前进的方向。正如帕特里克.格迪斯在《进化中的城市》一书中描述的那样:城市必须不再像墨迹、油渍那样蔓延,一旦发展,他们要像花儿那样呈星状开放,在金色的光芒间交替着绿叶。
2010年,飞利浦照明“city. people. light”(简称CPL)即“城市. 居民. 灯光”创意风暴在中国拉开了帷幕。这场以CPL为主题的论坛,聚集了中国一流的城市规划师、设计师以及建筑师、艺术家,就灯光如何轻松改善人们的生活,建立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为题,为中国城市的未来发展留下了诸多雄奇的想象,并将这种想象行之于笔墨。在这些作品中,作者纷纷将灯光化作媒介,构建更为开放与互动的城市人居关系,在城市的建设者与居住者之间形成伙伴式的良性沟通—这也与飞利浦照明在年初提出的以光来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诉求达到了表里的暗合。
如何能让一个城市在钢筋水泥混凝土筑造的城市森林中脱颖而出,既能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又能保持自己鲜活而独特的个性,是城市设计者和规划者费心思考的方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规模的扩充和居民的增加只是表象,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凸显城市在提升个体生活质量上的主导作用,以及让个体更好的参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分享,则是每一个建设者和规划者都需要密切注意的关键。另外,城市规模的扩大,还势必需要加重道路、社区管理以及安全方面的考虑,而在飞利浦的CPL理念中,这都是城市照明发展的必然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