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协调推进工程建设
不能简单地把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理解成多栽树、多种草,工程建设的本质是要改变千百年来形成的不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从刚才讲的青海省玛多县的例子来看,不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是不行的,要逐步从游牧、放牧向划区轮牧、禁牧和舍饲圈养转变。但禁牧之后农牧民的收入如何解决?还必须要统筹安排生态移民、游牧民定居和小城镇建设等。牧业方面,内蒙古的办法是农牧民定居下来之后搞舍饲圈养,种饲草基地,每户生态移民送一头奶牛;林业方面,各地的经验是发展林下经济、实现林产品的加工增值,这些经验都很好。但是把林农和牧民完全转移到林下经济和林产品、畜产品加工上还不行,根本的还得转产转业,减少林农和牧民,这就要靠发展二、三产业。我到朔州看了之后还有一个启发,就是以煤炭、电力等为基础的二、三产业的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农民工,把这些人从过去依靠土地吃饭中解放出来了,减轻了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烧柴的问题也要解决,要推进农村和牧区的能源革命,要把农村能源转到天然气和沼气上面,这都是根本性的变化。总之,大家都要意识到生态建设过程实际上是让工程区转变千百年来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过程,这是相当复杂的,是充满挑战的。牧民过去只会放羊,现在你让他卷起袍子进工厂,就需要技术培训,需要提高人的素质,需要转变观念,这是十分不容易的。在工程建设中,尤其是到了二期以后,这个问题会越来越突出,不把人的长远生计问题解决,林草资源还是得不到保护。这要求我们推进工程建设的时候眼界要更开阔一些,各种措施要更系统一些,在更大范围内协调推进整个工程建设。
(五)加强工程管护,巩固工程建设成果
工程建设进入到后期,管护的任务十分繁重。这里面有三个危险。第一个是生物产量多了之后很容易遭受火灾和病虫害侵袭,由于每亩的蓄积量、产草量提高了,同样是一把火,现在烧的就比过去大,现在的损失就比过去大。第二个是极端天气的影响,前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一下毁了上千万亩林子,去年秋季开始的秋、冬、春三季连旱,南方又损失了上百万亩的林子。我到云南看,由于三季连旱,200多天不下雨,山上一片林子全都黄了。山西的旱情也很严重,有些种下的树因旱死亡。第三个就是可能会有由于政策变化而引起的行为的变化,比如现在农业政策好了,老百姓种粮收入高,有的地方又出现了开垦草原,把草原变成耕地的现象。这三个问题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越是到工程的后期,管护的任务就越重,有如树上结的果实最后能不能落到手里,现在还不敢百分之百地肯定,还是有风险的。所以,要把成果管护提到议事日程上,要加大管护的力度。一是管护责任既要到专业户也要到农户;二是要落实管护资金,重要的是通过生态补偿,尽快地把工程区已经成林的纳入到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范围;三是要严格实行“三禁”,禁伐、禁樵和禁牧,这仅靠文件不行,还必须有法律规定及完善的执法体系。
以上五个方面,是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要在这五个方面多加把劲,把工作强化起来。一些好的经验要认真总结,发扬光大;不足的地方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弥补改进。
要着手研究二期工程建设的几个重点问题
(一)继续实施好一期工程,确保完成一期规划任务
一是希望各省(区、市)有关部门在此次会议之后,要对工作进行认真检查。现在工程建设正处在攻坚克难和成果巩固阶段,要根据这次会议精神做好再部署和再动员。二是注意抓各工程子项目之间的协调配套,解决不平衡的问题。三是注意处理好工程区里的几个难点问题。工程建设越往后推进,好干的都干完了,剩下的都是难干的地方,如何推进得从头学习。四是要研究标准和政策问题。请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以及各省(区、市),抓紧研究提高工程建设补助标准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五是巩固成果方面要再加把劲。对一期建设的林草植被,要采取政策性保护措施,研究纳入国家级公益林的补偿范围。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补植补造。六是继续开展工程建设的效益监测,将来工程竣工以后要凭数据总结工程建设的成效。七是要抓紧部署一期工程后期评估工作。同时,发展改革委还要加强一期工程的稽查,及时查找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二)着手谋划二期规划
在二期工程规划编制方面,有关部委首先要组成一个专家组,着手研究二期工程建设的几个重点问题。一是工程建设的必要性。要认真分析实施二期工程的必要性,为党中央国务院决策提供依据,并向全社会作好宣传发动。二是二期工程的范围。下一步是全部集中连片推进,还是就现有工程区集中连片,其余的地方搞试点,这都要在二期工程里统筹研究考虑。三是要研究二期工程的建设目标。二期工程建设的期限初步考虑从2013年到2020年,8年时间实现什么样的工程建设目标,要根据有关方面的情况确定,要具备可操作性。四是要明确工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如果二期工程建设扩大范围,那么工程建设思路就要分两个方面阐述,即原有的工程区如何推进,增加进来的工程区如何推进,都要明确。五是保障措施。这五个问题要先期启动专家组进行研究,之后,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五省(区、市)再根据专家意见共同研究确定。各省(区、市)和有关部门也可以自行部署一些二期工程建设的前期研究。
(本文摘自作者于8月7日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第十一次省部联席会暨现场会上的讲话,文章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