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者的知识和经验有待提高。城市管理者对低碳的认知和知识的积累以及管理能力等都有待提高,以制定更加切实可能的城市低碳发展方案和策略,应对各种挑战。
同时,报告以伦敦、芝加哥、墨尔本、斯德哥尔摩、柏林、西雅图、纽约、首尔等国际城市为代表,通过对这些城市低碳发展路线图、愿景、目标的分析和展示,结合中国城市低碳发展现状,为未来中国城市的低碳发展提出了建议。
从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入手,确立明确目标。在低碳发展规划的方法上,国际城市普遍首先从编制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入手,设定减排目标,制定分领域减排方案,形成气候变化行动计划。目前中国城市已经开始从城市的碳排放摸底和情景预测为基础来设定未来低碳发展的目标。
低碳发展和具有竞争性的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利用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经济发展体系,改变以工业为主的城市经济形态,发展具有前瞻性的服务产业,为未来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城市发展方向。
探索执行机制及低碳投融资机制创新。国际城市在执行机制的创新尤其值得中国城市借鉴,这些创新包括专门机构设定和部门协调机制建立,与其他政策的整合特别是气候适应、气候减缓和绿色增长政策的整合,以及与相关利益群体的广泛合作。在低碳产业的投融资方面,国际城市设立机制,充分利用补贴、长期购电合同、市政债券等方式争取更多社会资金也是值得中国城市学习借鉴的。
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内低碳合作。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国际合作必不可少,国际城市普遍参与了众多国际低碳网络和平台,以交流经验并获取智力或财力的支持。目前中国城市有必要在注重自身的低碳发展行动规划和实施的同时,把目光转向区域内城市群,甚至国际城市群,分享经验,发挥联合力量。
“我常常用‘条条大路通罗马’来形容当今地方政府探索低碳发展之路的情形。我们已经认定一个共同的低碳、绿色未来,但如何到达目的地,尚依赖于各个城市依据自己的客观条件、技术和资源禀赋去身体力行地实践和探索。”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女士说,“气候组织今年的《中国清洁革命》报告聚焦城市的低碳发展,希望能够客观地记录和分析过去两年多来中国城市在低碳发展中的探索和经验,更希望从中启发和激发更多的城市选择低碳化发展之路。”
此次报告的发布,是联合国气候大会(简称COP16)“中国日”系列活动中的一部分。“中国日”活动以“低碳发展,中国在行动”为主题,将就“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规划与实践”,“中国企业的低碳实践和经验”,“低碳中国:中国环保NGO的视角与实践” 等话题,通过纪录片的实践展示、报告分析、分论坛讨论、案例分享等方式,层层解读中国的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