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CRESTech的研究,安大略省的屋顶绿化研究机构以及相应的专家组成了一个网络。与此同时Eastview和York大学屋顶绿化的研究和建设也为多伦多地区的屋顶绿化研究提供了极富价值的数据,这些数据带有很强的本地化特征,对于本地区的雨水径流控制、建筑热门表现以及节约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芝加哥、纽约和多伦多屋顶绿化建设的启示
通过美国芝加哥和纽约以及加拿大多伦多屋顶绿化的建设经验,我们可以看出其中有诸多值得北京借鉴的成功之处。
第一,尽管北京和以上三个城市的气候有一定的差异,但面临的城市问题却是相同的。由于我国迅速的进入城市化进程,而且在这一过程中突飞猛进,势必造成西方城市数十年前的城市问题在北京得以短时间内同时集中出现,造成更加复杂的城市问题。诸如水资源短缺、降水受到污染后迅速流失、植物多样性差、城市热岛效应剧烈、空气质量差等城市痼疾一直困扰北京。因此,北京对于屋顶绿化急切需求的原动力是存在的。由于屋顶绿化具有多种生态功能,正是解决北京城市环境问题的一剂良药。相关部门应该化危机为机遇,借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提高城市功能的东风,坚持推进屋顶绿化在北京的发展。
第二,在屋顶绿化建设中,政府部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政府不一定在前期是倡导者,但是一定是在中期的决定性推手。芝加哥市长的积极态度对芝加哥屋顶绿化的推进至关重要,芝加哥被外界引用最多的案例,也是久负盛名的屋顶绿化就是芝加哥市政厅上的屋顶花园。作为公共
建筑的市政厅对公众的展示作用不言而喻。此外建立坚实的法律基础也是政府的职责,建立健全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屋顶绿化才能再也有序健康的环境中得到发展。屋顶绿化在建设和后期维护当中应当明确责任,适当监管。任正施工单位资质、明确施工细节、定期检查监督屋顶绿化状况都应纳入政府管理内容。
第三,民间组织、非盈利性机构的参与必不可少。LEED?的创始是由非官方的机构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完成的,之后美国各级政府认识到它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进一步推广,而且有些政府强制推行LEED?评级标准,大大促进了屋顶绿化在内的绿色建筑技术。此外纽约的地球诺言基金会是集科研、宣传和教育于一体的非政府组织。他们的科研工作成果给政府提供了发展屋顶绿化的科学依据,此后还对公众进行教育,这一点意义重大,没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屋顶绿化的存在只能是"点"而不能在城市中构成"面"。增加绿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到连续性、成片行,这样才能有效增加绿化区域的生态效益,因此成"面"或者体系的屋顶绿化才能最大程度上的发挥生态效应。
第四,对于屋顶绿化的持续研究投入是保障屋顶绿化发展的基础。多伦多在屋顶绿化上持续地投入以及联合研究机构进行共同开发的做法非常值得北京借鉴。屋顶绿化由于其专业性,需要对其进行持久的研究。包括种植品种的遴选,培养基质的优化,根据不同环境调整以及如何才能取得最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方式方法。由于各个城市环境不同,同一城市的区域特性不同,同一区域内不同建筑的微环境也存在差异,屋顶绿化的独特性是必须重视的问题,这就需要多方面专家的指导,配合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此外,除了园艺、建筑和环境管理等理工科方面的研究,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也急需加大投入。
北京屋顶绿化展望
作为我国的首都,北京在屋顶绿化发展方面成为中国诸多领军城市之中的一个。我们从北京屋顶绿化的数量变化就能清楚的发现,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政府对于屋顶绿化生态功能认识的提高,屋顶绿化在北京的发展迅猛。北京的案例中有着很多的中国之最,其中长城饭店屋顶花园是中国北方的第一个屋顶花园项目,中关村楔形广场屋顶绿化是亚洲最大的屋顶花园项目等等。但是北京的屋顶花园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即使北京已经建成了一些屋顶绿化项目,但是从总量上看只占北京可绿化屋顶面积的1%,和德国50%的屋顶绿化率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和北京相比,开展屋顶绿化的时间早,经验丰富。学习国外先进经验,集合北京自身情况,将管、研、产进行有机整合,可以开发出有自身特色的屋顶绿化建设途径,使屋顶绿化项目融入到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大目标当中去,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