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保护应突出正定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技术中心主任 袁靖
在完善正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方案时,要充分考虑突出正定的特色。比如许多地方有菩萨,但是他们没有正定的东方美神“倒坐观音”;许多地方有寺庙,但他们没有正定的京外名刹之首“隆兴寺”;许多地方有佛门,但他们没有正定的海内外闻名的“临济宗”;许多地方有城墙,但他们没有正定的“三关雄镇”;许多地方有历史,但他们很少有正定那样延续7000多年的悠久。所以,突出特色是领先、超群、创新的基本前提。
应注重软实力的开发,加大宣传力度。用各种形式把正定深厚的历史文化推向全国乃至世界;编写涉及正定十大文脉的乡土教材、通俗读物;从娃娃抓起,在学校里适当开设有正定历史文化特色的课程。
古城墙保护体现时代特点
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刘庆柱
正定古城有着1500多年历史,有古代的城墙、城门,城中有古代的寺院、佛塔、碑刻等遗存。对于正定古城的认识,我们不能把不同时期使用的物质遗存,放在同一张古城平面图上进行分析研究。城内正在使用的道路,形成城市的路网结构,其中有些道路可能是长期以来世代沿用的,有些可能是属于不同时期修筑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正定古城保护工作中,对于城墙、城门、道路及古建筑与古代建筑遗址要首先搞清楚其各自不同时代与不同空间分布,才能看到它们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共存关系,揭示它们同时期的内在联系与不同时期的空间变化。
正定的古代城墙目前保留的遗存基本完整,高大的城墙形成了一座近方形平面的古代城池,这有可能是设计者“崇方”理念的反映。在城墙的保护中,注意要选择一些城墙,通过考古解剖,再现不同时期的城墙面貌,从而以城墙自身发展变化说明其久远的历史。在城墙保护性修复中,城墙的整体性时代特点、施工技术手段、建筑材料的一致性是十分重要的。
城门是古城的坐标与门面,正定古城中的南城门最重要,其次是北城门,再次是东城门与西城门,要按照轻重缓急,分期分批尽快保护或恢复城门原貌。
正定古城中的不同时期古代建筑,是古城的亮点。对于这些遗存的保护,同样要关注其完整性、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