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江埠大桥效果图。

上江埠轮渡。
“我们盼了整整50年,今后出门终于不用再摆渡了。”余发光望着湖面上已经开建的上江埠大桥,眼圈泛红。他永远忘不了12年前伯父去世的那一幕。“如果那个时候有路,能直接开车把他送到湖对岸的医院,他老人家的命应该能保住……”
作为环湖公路最后一段,6.69公里长的上江埠大桥的开工,意味着千岛湖环湖公路将真正实现闭合。在拉动内需保增长中发挥交通先行的作用,推进“大路网、大物流、大港口”建设,打造畅通浙江,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这已成为浙江交通人共同的使命和责任。
50年间:
隔湖能讲话,握手要半天
50年前,一道新安江水电站大坝,不经意间造就了“天下第一秀水”的千岛湖,也湮没了曾经“舟楫往来,商贾云集,城内城外,能工巧匠无数”的浙西古城。
千岛湖形成后,库区的交通基础设施丧失殆尽,淳安全县仅留下12公里长的断头路。“山高石头多,出门就划船,隔湖能讲话,握手要半天”,是淳安人饱受出行之苦的真实写照。“当时,淳安也是浙江交通基础设施最落后的县。全省11个不通公路的乡镇中10个在淳安。”
淳安县交通局原局长钱立标记得,当地每年水上事故不断。1993年,威坪镇岙川村11名中学生上学时发生翻船事故,全部溺水身亡,一时惊动了国家教育部。
1997年冬,当地小坑坞村村民余发光的伯父余洪文干农活时,一不留神滚下山崖。当地医生在诊疗时发现其呼吸困难,脉搏渐趋微弱,于是断定余洪文的生命最多只能维持1小时。不要说把伯父送到县城的大医院,单是划船穿越10多公里的湖面就要耗上1个半小时。为了不客死他乡,余发光只能让伯父在家中等死!
1996年8月,环湖公路开建,但千岛湖库区南北两岸的群众出行主要还是靠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