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两年多建设的洪都、英雄大桥将于2月28日竣工通车,这是南昌市继成功建设生米大桥之后,连接赣江两岸的又一条快速通道,有望缓解南昌市目前的交通拥堵状况。同样,其也可望激活南昌的“风水宝地”——扬子洲。
现状:660米的城乡差别
“晚上,滨江路、青山路灯火通明,我们这边是一片漆黑。”扬子洲乡党委副书记蔡志刚说,扬子洲与主城区的直线距离只有660米——一座赣江大桥,桥北边农村,桥南边是都市,“到目前还有个别村子没通自来水和有线电视。”洪都、英雄大桥对于扬子洲乡的村民而言,不仅仅是一座桥,而是对都市繁华的向往。
每天早上4时许,已60多岁的老岳都会骑着三轮摩托车过赣江大桥,把一车新鲜的蔬菜送到南昌深圳农产品批发市场,“没人愿意过来收,我只好每天送到市场去。”蔡志刚说,实际上,很多村民宁愿一车蔬菜少挣几块钱,让对方上门收购,但没人愿意来,大车子开不过来。
目前,扬子洲乡通往市中心的唯一陆路通道就是赣江大桥,“宽2.7米、高2.5米,连公交车都采用社区小巴士”,大型车辆至少需要绕行15公里,自然没有商家愿意上门收菜。随着“两桥”即将开通,最近已经有市内的大超市与蔡志刚接触,“大桥一开通,就会有人开车上门收菜。”这对于老岳来说,每天能睡个安稳觉了。
洪都、英雄大桥带来的变化不止如此。从滨江路过赣江大桥,就进入扬子洲乡境内,路不宽、不平,下雨天脚下一地泥泞,身边是正在菜地施肥的菜农,甚至还有在路边啃草的水牛。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可能都会成为历史。蔡志刚告诉记者,在“两桥”建设时,就在两边各预留了35米长的土地,用于今后的市政工程建设,乡里也在进行景观带和绿化带的建设。按蔡志刚的说法,“我们正在迎接发展。”
未来:扬子洲与工业绝缘
“许多知名企业都找上门了,希望能够在扬子洲投资。”蔡志刚说,目前扬子洲总共只有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年的财政收入不及青山湖区总量的四十分之一,如今之所以受到企业青睐,完全是由于洪都、英雄大桥建成后政府将开发扬子洲的规划。
南昌市有关人士说,洪都、英雄大桥的建成,把南昌市的城市框架扩大了50平方公里,其中最重要的板块就是扬子洲,南昌市目前的计划是“开发朝阳洲,储备扬子洲”,适时对扬子洲进行“精耕细作”。目前,南昌市关于扬子洲开发的总体规划尚未出台,但基本原则已经敲定——生态、休闲、居住、旅游、观光的城市功能拓展区和生态功能区。洪都、英雄大桥一建成,扬子洲的区位优势就凸显出来,“扬子洲是个好地方,没有想好怎么用,就先储备、保护起来”。
“扬子洲将来一定是高楼林立、灯火通明,是南昌核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蔡志刚称,扬子洲四面环水,是发展水运物流、生态、休闲、旅游产业的“风水宝地”,今后一定会杜绝工业,现有的4家规模工业企业待扬子洲开发后,也必然会搬迁到工业园区去。目前扬子洲乡已经实行“三冻结”:土地冻结、项目冻结、户口冻结,一律拒绝工业项目的落户。早在2006年,扬子洲就开始对外招商,希望引进的企业主要是酒店地产、休闲娱乐等项目。
影响:市区蔬菜供应不减少
南昌市民每天餐桌上的叶类蔬菜最少有四成来自扬子洲乡,一旦扬子洲开发启动,是否会影响全市的蔬菜供应?南昌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说,扬子洲蔬菜基地早已逐步淡出,三年前南昌市就开始逐步转移蔬菜基地,所以扬子洲乡退出蔬菜基地,不会对南昌市的蔬菜供应造成很大影响。
南昌市蔬菜办主任吴斌说,全市目前有19万亩蔬菜种植面积,其中扬子洲乡有约7000多亩,而最高峰时种植面积达1.1万余亩,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虽然种植面积比例不大,但扬子洲乡的蔬菜种植复耕比例比较高,所以还是南昌市重要的“菜篮子”之一。蔡志刚说,现在扬子洲的瓜果类蔬菜已经不占优势,主要依靠海南、山东等地供应南昌市,只有不便于运输的叶类蔬菜还有一定优势,目前仍占南昌市场40%的份额。
由于叶类蔬菜是鲜嫩易腐烂的商品,不耐运输,只能就近生产,就近上市供应,近郊菜地的逐年减少将对南昌市蔬菜供应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吴斌告诉记者,三年前,南昌市就开始逐步发展其他区域的蔬菜种植,避免扬子洲淡出蔬菜种植后对市场造成影响,去年就计划在靠近城区的南昌县和新建县发展1万亩新菜地。
意义:“一环”动脉重要环节
“扬子洲开发短期内还不会开始,目前洪都、英雄大桥工程最大的功能还是完善市区交通路网结构。”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章峰说,目前赣江北部地区除赣江铁路桥外,还没有一座公路桥,而洪都、英雄大桥建成后,将与洪都大道、洪城路、南昌大桥形成一个完整的一环线路网。
李章峰说,目前昌南、昌北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过江交通的流量也越来越大,赣江北部除车辆通行设限的赣江大桥外,还没有一座公路桥梁,导致城东地区的车辆过赣江,主要绕行南昌大桥和八一大桥,洪城路、阳明路、北京路的交通流量因此明显增加,致使主城区的交通在高峰时段出现拥堵。而“两桥”作为连接昌南、昌北的一条快速通道和南昌市三环十一射路网中的重要一环,可缓解八一大桥、赣江大桥和八一大道、阳明路、北京路等主要路段的交通压力,“八一大桥以北都可以走洪都、英雄大桥,服务半径囊括南昌市三分之一的人口”,可以分流八一大桥30%的车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