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预见到车辆保有量的迅速提高,也使得昆明的道路基础设施显得力不从心。李志告诉记者,在昆明,停车也是大问题。现在昆明市主流商业区开放性停车场很少,收费标准不统一,停车场是否满员信息不明。很多地方还存在乱停车问题,也使交通拥堵现象雪上加霜。
昆明“无车日”为何被暂停
2009年2月26日,昆明市政府决定,暂停实施城市每月一次的“无车日”活动。至今,“无车日”活动在昆明已累计组织了14次。
■ 月月都有“无车日”
从2007年10月起,昆明市政府正式确定,每月最后一个星期六为昆明的“无车日”。自此,昆明成为全国第一个月月都有“无车日”的城市。
“天更蓝了,空气更清新了,出行更轻松了……”在昆明成功举行首次“无车日”活动后,相关部门的数字信息证明,昆明市一环路以内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与汽车尾气排放较为密切的几个主要污染物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无车日”活动既改善了区域空气、交通、噪声等环境质量,增强了市民绿色出行的理念,受到各界人士的称赞。
然而,月月都实行的“无车日”,很快在公众中引发了争议。很多市民反映,由于“无车日”期间车辆不能随便驶入城区,造成“城里畅通城外堵”的现象。尤其是在二环路开始施工之后,昆明的拥堵状况日益恶化,市民提出,能否在二环路施工期间暂停“无车日”。2008年7月15日,昆明“无车日”领导小组办公室讨论后认为:昆明不能暂停“无车日”。因为“无车日”要求市民尽量减少对私家车的依赖,倡导绿色出行,需要长期有规律地举办,才能使市民养成习惯。二环路施工将持续到2010年,暂停“无车日”,将不利于市民良好习惯的养成。
■ “无车日”饱受争议
民间对于“无车日”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今年2月云南省“两会”期间,何纾等25名省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关于取消昆明市每月一次“无车日”活动的建议》提案。委员们一致认为,一个月开展一次“无车日”活动,弊端太多,弊大于利。“无车日”的设立,目的是要起到宣传教育作用,但客观上牺牲了私家车车主的利益。何纾等委员建议,取消一个月一次“无车日”,积极参与全国每年一次的“无车日”活动;政府可考虑选择恰当时机,建立“无车日”宣传日。在这一天,政府可向市民发出倡议,倡导市民自愿参与“无车日”活动。
今年2月26日,昆明市“无车日”活动领导小组发出公告,决定在2009年城市道路全面改造建设期间,暂停设立城市“无车日”。公告称,2008年10月昆明市二环快速系统改扩建工程全面启动,二环路部分路段因工程需要围闭施工,大量车辆进入一环路或一环以内的道路绕行。在最近几次的“无车日”呈现一环路外交通拥堵,一环路内通行车辆较少的状况,从当月起到二环快速系统改扩建工程完工前,昆明将暂停在每月的最后一个周六开展“无车日”活动。
■ “无车日”不该是“禁车日”
众所周知,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这个最早起源于法国的“无车日”活动并不是拒绝汽车,而是要唤起民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9月22日这一天,号召人们恢复行走和活动的自由,体味平静生活的快乐。这样的“无车日”活动每年只开展一次,更多是起到一种宣传启迪作用。
2007年9月16日至9月22日,我国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在北京、上海、天津等108个城市同时开展,活动的主题为“绿色交通与健康”,目的是倡导人们树立绿色交通理念,主动选择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在“无车日”里,除部分地区根据需要只对公共交通开放外,其他地区任何机动车通行都是不受限制的。
相比之下,昆明的“无车日”更像是“禁车日”。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交通管理部门并不限制包括公车和私家车在内的车辆上路通行,放弃开车主要靠人们自觉,是人们的主动选择;后者则是交通管理部门规定除了公共汽车、出租车可以上路行驶外,其他机动车辆禁止上路。这一天人们不开车不是主观意愿,而是被动选择。而且,昆明的“无车日”活动每月举办一次,专家认为,过于频繁地开展“无车日”活动,也会造成一定财力、人力的耗费。
汽车时代的新烦恼
100万辆机动车保有量的到来,带来了享受汽车生活的方便,也带来出行拥堵的困扰。作为一个拥有大量外来人口的城市,昆明遭遇的拥堵现象虽有特殊性,但仍然值得深思。
目前,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不到50辆,不少发达国家的数字是800辆左右。随着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实施以及汽车消费环境的日益完善,我国汽车市场将显示更大的发展潜力。可以想见,汽车保有量增加后,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包括中小城市也将面临“堵城”之困。
汽车的市场需求固然是刚性的。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即使在昆明如此之“堵”的情况下,百姓购车的热情依旧不减,汽车销售并未受到明显影响。仅靠控制机动车数量增长来解决“堵”的问题是不现实的。
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迈入现代化不可避免地要迈入汽车时代。进入汽车时代的城市,如果其城市规划、运作模式、道路交通、人们的生活习惯仍停留在非汽车时代,必然出现变更时期的“阵痛”。
目前,昆明市对于缓解交通问题的思路还主要集中在“限行”和“修路”两方面。但进入汽车时代,城市到底该怎么发展?这不仅是修路的问题,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规范全面的路网建设,扩路、修路、扩大城市规模、修建卫星城、分散城市功能等,这是一个庞大的综合体系,决不是一个两个方案能完全解决的,更不是抱怨汽车保有量增长或者要求市民自觉放弃私家车使用就能解决的。
进入汽车时代,汽车不可避免要在城市中扮演重要角色,城市管理者和规划者必须前瞻性地面向未来,将汽车作为城市重要的考虑因素,为这个时代的到来作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