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道路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昨起公示
● 深圳拟投1300多亿元构建路网体系,八成道路建设项目在原特区外
● 未来5年,打造珠三角2小时、深莞惠1小时交通圈——
未来5年内,深圳将打造珠三角2小时、深莞惠1小时交通圈!这是昨日市交委向市民公布的《深圳市道路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中提出的发展目标。
投300亿元建高速公路
在《规划》中,深港跨界通道建设和深莞惠道路网衔接被首次单独列出,《规划》提出未来深港之间将在西、中、东三条发展轴线上形成完善的跨界通道体系,而深莞惠路网衔接方面,未来5年内拟增加35条道路衔接深莞惠。
而城市内部交通方面,原特区外地区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深圳道路建设的重点。昨日公布的《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市道路建设总投资初步匡算为1311亿~1386亿元,高速公路投资约为301亿元,其中规划的道路建设项目约498项,其中原特区内66项,约占13%,原特区外414项,约占83%。
新增高快速路约342公里
“要想富,先修路”,一个城市的繁荣发展与其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连。《规划》将深圳交通分为跨界交通、对外交通和城市内部交通三类,提出未来5年间,深圳将新增高快速路约342公里、干线性主干道约260公里、普通主次干道约540公里,至“十二五”期末,全市道路总规模将达到约7300~7800公里,其中,高快速路约699公里,路网密度约0.78公里/平方公里;主干道(包括干线性主干道和普通主干道)约1453公里,路网密度约1.61公里/平方公里;次干道约1144公里,路网密度约1.27公里/平方公里。
至“十二五”期末,深圳与福建、江西、湖南、广西等地的战略通道格局进一步完善,并形成以深圳为核心覆盖珠三角2小时的交通圈……这是5年后深圳交通美好蓝图中的一部分。
到2015年,深莞惠三地将初步建立多层次网络化的区域交通体系;完善的高快速路网基本建成;全市公交专用道总里程提高到500公里以上;全市高峰小时主干道平均车速不低于30公里/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