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要有遍布全市的高质量公共空间
在城市新型化发展中,最受关注的是生态发展,吴志强援引大量学者研究表明,生态现代化将是新的经济发展和资本运作的方向。
那么,在开创绿色廊道经典、正在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广州, 生态城市的目标应该是怎么样的?
吴志强认为,生态城市应该采用紧凑的混合使用城市形态,从而有效使用土地,保护自然环境、生态多样性和食物生产区域。而自然环境应该渗透并包围城市空间。污水、废物处理等环境技术和能源开发节能技术需要最大限度使用,城市生活支撑系统应成为闭合循环系统。城市还需要有遍布全市的高质量公共空间。
生态:节能低碳、碧水蓝天、山清水秀
智慧:自我感知、判断反应、学习提升
幸福:注重民生、多元价值、幸福社区
开放:城乡互补、区域合作、国际交流
文化:传承精神、创意未来、多元繁荣
中心城市区和郊区中心是为人服务的中心,应吸引最大比例就业和居住的增长,并且强调不依赖于汽车到达性和流通性,城市应该是由公共交通系统联系着的多个高密度中心
城市不应强调高速公路和其他为私家车(建设)的道路设施,应重视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设施,特别应该使用轨道交通
吴志强
主讲人吴志强资料
学历: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工学博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
职务:现任同济大学副校长,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兼任全球规划教育联合会联席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建筑师协会建筑教育委员会终身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
设计项目:包括俄罗斯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明珠规划、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等较有影响力的作品。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