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广东公司董事长徐龙说,网络是一个比较大的就业平台,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一根线、几台电脑就可以24小时开展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在线服务等创业活动。”他说,当前,政府比较关注实体工业园区,实际上也可以建立网络创业虚拟园区,就像广交会那样,搭建一个网上的创业平台。政府可考虑为大学生网络创业提供孵化基地、创业基金、培训基金以及税收等优惠政策,培育网络创业的环境。
徐龙说,网络创业市场是比较大的,预计可以带动50万人就业。大学生社会基础不是很扎实,而创业不仅需要理念,也需要适合的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创业的前景是比较广阔的。
全国人大代表、绍兴文理学院院长王建华说,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已使很多人选择自己创业。例如,从2008年9月至今,淘宝上新开店铺每个月近20万家,每天有5000人在淘宝网上开店,网络创业热潮正扑面而来。“政府应该用创业带动就业,主动引导新的创业浪潮,让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乡村经济:创业就业的广阔空间
“从2009年起,国家将用3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作为食用菌养殖专业户,我期盼国家能将我们种植、养殖大户纳入见习基地范围,这样,既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技术和管理难题,也可以增强大学生对农村的认识和感情,在锻炼中成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凤台县李冲回族乡魏郢村食用菌养殖专业户鲁中祝说。
出生在淮河岸边的鲁中祝,高中毕业后,以两百元两分地起家,发展食用菌生产,逐步发展成集制种、生产、加工为一体的食用菌产业链。她说,现在农村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乡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有的知识老化,有的知识面狭窄,很难适应现代农业科技推广的需要。
她建议,国家在组织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时,应该把农村种植和养殖专业户纳入见习基地,由政府选派一批农业院校和具有管理专业知识的毕业生前来见习,既实现科技下乡,解决了种植养殖大户技术缺乏难题,也让未就业毕业生在农村锻炼成长。
与盼望大学生的种植养殖专业户不同,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一批有技术、有资金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乡村经济逐步发展壮大,为就业创造出巨大的空间。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朱勇告诉记者,目前安徽有5.26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创办经济实体1.47万个,带动就业27.25万人。安徽已建立了103个农民工创业园,还准备投资1.5亿元,再建150个农民工创业园。
全国政协委员雷加富建议,要高度重视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支持农民回来创业。不少返乡农民工有一定的技术、经验和资金基础,对拓展乡村就业空间有很大的潜力。应当加大对农民工创业的扶持力度,为他们创业提供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支持,开辟创业“绿色通道”,降低创业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