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6%以内”。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日甚的背景下,我国不少工业企业遭受较大冲击,就业压力巨大。
政府部门在充分发挥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就业的作用中,要开阔视野,充分挖掘就业新途径、新空间。出席全国两会的一些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强调,解放摊贩经济,助推网络经济,大兴乡村经济就是当前值得鼓励的促进就业增长的三个方向。
摊贩经济:低成本创业的摇篮
最近,江苏无锡市因城市管理,强制拆除1200多个报刊便民亭,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同样是出于城市管理的理由,很多城市的摊点被拆除、取缔,小商小贩难以找到合适的生存空间。小商贩与“城管”之间的矛盾在许多地方成为持续的热点问题。
许多小摊小贩的背后往往维系着一个家庭的生活。在当前巨大的就业压力下,有必要重新审视摊贩经济的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张育彪为此建议政府“解放小摊贩”。
他说,摊贩经济可以解决部分就业,同时也可激励待业人员低成本创业。中国可借鉴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实践经验。比如,让小摊贩合法化,划定区域和时段,让其有序经营。各城市可根据城市规划、市民需求,划定一定区域,限定时间、地点经营。
“对卖早餐的,可考虑在早上7时半前结束,不影响市民上下班,对交通不造堵;而一些卖小商品的,可允许在晚上7时半后经营,晚上12时前结束。”张育彪建议,政府可考虑出台《城市设摊导则》,解禁马路市场,在不影响群众生活、保证城市管理效果的基础上,在部分街道设置便民摊点,政府为其颁发临时许可证。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德文说,对于小摊贩问题,出于市容市貌考虑,进行一些限制,不过小摊贩的发展,对于搞活市场还是必要的。从当前整体就业形势看,要清理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放宽对他们的限制,扶持他们走上正轨发展。
对于自主创业的小摊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认为,还是应该加以服务和引导。“政府部门不要过多地去‘卡’,而是要加强服务和引导。”
网络经济:创业就业的新空间
“我在淘宝网开了家网店,专营流行首饰和服装,同学们有空来看看。”去年陈小姐从杭州高校毕业后回到绍兴,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她干脆开起了网店,一年下来她的网店信誉已经有了三颗钻,每个月的纯收入都在3000元左右。
据调查,浙江省通过网店就业人数已达到9万人,而绍兴占了较大的比重,网店主要是销售流行服装、首饰、领带和黄酒等绍兴地方特产,而这些网店经营者中有一半人的年龄在23-32岁。大学生通过网络寻找到了新的就业空间。
据统计,2008年我国网络零售消费者数量突破1亿人,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在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例超过了1个百分点。有关专家认为,网络零售行业正在推动我国的制造业模式更新、流通领域的结构重组和新消费文化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