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世博文化中心外拍摄夜景。
水幕喷薄如翩飞的蝶翼,烟火绚烂如绽放的花朵,各色激光随着音乐之声变幻起舞,灯光下的卢浦大桥如钻石般璀璨,巨型LED屏幕时而蝶满花丛、时而万国同庆……世博开幕当天,LED成为浦江两岸世博秀场的最大亮点。这一个个精彩难忘的瞬间如何打造而成?世博园区夜景照明总体规划负责人郝洛西,为我们揭开了世博夜景照明幕后的神秘面纱。
高新技术集成:园区“晚妆”层次分明
早在2008年,郝洛西接手为世博园区规划夜景照明时,就制定了总体设计理念:呈现给世人的夜世博,要用高效、集成、人性化与可持续的技术手段实现园区灯光美的享受。规划将绿色环保的生态理念贯穿始终。不仅如此,规划还把展会后市民的夜间照明考虑到创想设计之中。
这位曾给杭州西湖夜景定下主基调的女设计师,此次为世博园区化了一个极具层次感的“晚妆”——园区按亮度共分为5个等级,在不同的区域,光照的亮度、灯具的种类、光照环境的风格等都不相同,聚光灯下、灯火阑珊处,明暗疏密总相宜是灯光规划的最高理念。
世博园区夜景照明规划主要呈现五大特点:策略层面,塑成高效节能的城市照明范例;文化层面,创建世博园区历史遗迹的生态保护型照明模式;技术层面,第一次大规模在世博园区实现集成应用半导体照明技术;人文层面,让人们在与灯光艺术的互动体验中享受照明科技所带来的创意生活;产业层面实现“中国制造”产品的最大化应用。
高新技术的集成应用是世博园区照明的一大亮点。例如以太阳能光伏发电及风光互补技术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与高新技术亲密结合,这是实现园区绿色环保照明的一大重要手段。此外,各种可以改变光学性能的亚克力及玻璃、透光混凝土技术、特殊乙烯薄膜等新材料也在世博园区照明中得到广泛运用。
除完成世博园区的总体照明规划之外,郝洛西和她的团队还对各部分进行了具体的专项规划,对世博园区照明实行整体规划的10本“导则”应运而生。郝洛西表示:“中国场馆、外国场馆、企业馆等各场馆都有不同的诉求,导则也针对不同主题演绎的需求制定了相应的夜景灯光照明方案。比如,世博会期间,基本每天有一个国家馆日。国家馆日时,该国的夜景灯光将是全场最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