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外观上,整个塔楼造型仿佛一股清泉从地下喷涌而出,象征着济南作为闻名遐迩的“泉城”的历史文脉。设计方案计划让主体塔楼通过强烈的竖向线条进一步增强挺拔感,裙房临街一侧则通过玻璃幕墙与竖向金属百叶的组合,透明的玻璃幕墙充分将室外景观引向室内,营造丰富优雅的商业环境;竖向百叶在功能上起到生态节能的效果。裙房向内部商业街一侧区别于外界面,以彩釉玻璃和金属穿孔板材料为主,营造现代动感的商业环境。裙房屋面设置观景露台,结合屋顶绿化,充分体现体验式购物的商业风情。
■内部:观光层有电梯直达
登上60层的观景层,可以说泉城风光一览无余。根据设计方案,观景层将有直达电梯。
据悉,塔楼的梭形核芯筒结构内布置有25部垂直电梯、机电用房及相关配套管井等。其中办公区设6台低区电梯与6台高区电梯,电梯厅正对东南侧办公门厅,同时核芯筒下部办公区电梯厅西北侧设贯穿通道;2台货梯兼消防梯位于此通道的西北一侧;上部酒店层及59层会所采用2台地面穿梭梯结合6台层间电梯系统组成,穿梭梯位于核芯筒西北侧,由西侧的酒店门厅进入,穿梭梯自首层上行直接停靠位于32层的空中大堂,再转由层间梯到达各办公层。另外,通过1台直达梯直接输送人流至顶部观光层。核芯筒结构东南角设2部地下车库电梯。核芯筒内设2部消防疏散楼梯,位于贯穿通道一侧紧靠消防电梯,其前室相对位置位于整个核芯筒中央,有利于满足塔楼消防设计上疏散距离的要求。
■交通:拟设计地下停车1000辆
从交通上看,该项目位于顺河东路高架东侧,三面临街;共青团路为主干道,顺河东路高架下道路为单行道,普利街为城市次干道。因此,在设计上,该项目的建筑散布于地块的中、西部。
根据方案,沿项目南侧的共青团路分别于东端商业和西部塔楼部位开设机动车出入口,于两者之间的商业广场设置人行出入口;顺河东路设置一个主楼服务的机动车出入口;北侧普利街开设三个机动车出入口。办公主入口位于塔楼南侧,公寓主入口位于塔楼西侧;在基地西南角的道路转角处——— 即正对塔楼主入口处设置人行出入口。在办公与公寓主入口的南北端分别设置地下车库出入口,在地下形成环路,并设地下一层卸货平台。在停车位设计上,地下设计停车1000辆。
■环保:幕墙低反射玻璃防止光污染
根据设计方案,该项目建筑材料选用环保型的材料。在设计中,不仅幕墙玻璃外层采用低反射玻璃,避免常见的反射玻璃幕墙带来的光污染,且在建筑周围尽量结合绿化设计,多种树木,以最低限度减少幕墙光污染影响。
同时,计划在大厦外墙布置穿孔铝制百叶为遮阳装置,降低大楼的热增益并限制太阳光的眩光,这利于建筑节能。此外,百叶可以作为折流板降低夜间大楼产生的光污染,这些百叶沿公寓楼层延伸还不会阻挡公寓向外的景观视线,但可有效地限制看向公寓的视线,增强了私密性。随着大楼向上升高,这些百叶汇合编织在一起,在建筑顶部形成独特的开放式皇冠。百叶中纳入小的发光二极管装置,可以创建动感的照明效果,令大厦在夜晚展现出独特的外形效果。
■安全:地下设有直通地面疏散口
该项目设有公共广播、背景音乐及火灾应急广播系统,内设收音头、CD机、功放等控制设备。火灾应急广播设备设于底层消防控制室内。地下室车库、底层大厅、电梯厅、商场、娱乐及各层公共走道等处设有扬声器,平时播放背景音乐,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可按消防规范的要求切换进行火灾应急广播。
在安全疏散方面,地下机动车停车库每个防火分区均确保有两个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自行车库和设备用房的防火分区确保有一个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此外,地上部分安全出口将按照规定空间疏散距离进行设置。项目还设计了防火及防烟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