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武汉建设成3000万人口以上超级大城市的可行性
1、只要提高城市人口密度,扩大武汉空间容易解决。
现在的武汉总面积约85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约为450平方公里,全市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975人。和东京相比,东京市的面积为2187平方公里,人口为1279万,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5847人。如果我们不提高城市人口密度,要把武汉建成为30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这需要3万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则将达到湖北省面积的1/6,这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我们只要把人口密度提高到东京的60%,约3500人,建设3000万人口的大城市,则武汉现有总面积就差不多了。如只达到东京人口密度的50%,超级大武汉也不过需要扩容1500平方公里,在现在武汉城市圈内即可解决,所以,构建超级大武汉空间扩容的问题不难解决,关键在于科学和合理的规划。
2、世界上已经有2000万以上人口的超级大城市,我国也有千万以上人口的几个大城市,他们已有城市建设与管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可供借鉴。
3、武汉为“九省通衢”,位于华中天元位置,有其它城市无法比拟、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在高速铁路时代,从武汉到全国任何一个城市只需半日,从而不仅能够将客流,而且能将物流从“一日城市圈”提升为“半日辐射圈”。加上长江横贯武汉和湖北全境,如果实现水运高速化,则为武汉构成一个全方位、多元化的半日辐射圈交通系统,这不仅加速了流通,而且大大降低了社会成本,并把湖北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增强了湖北的核心竞争力。
武汉长久以来一直是区域政治和经济中心、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武汉建设成超大城市,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描述过武汉的蓝图就可能实现。尤其武汉是“辛亥首义”城市,这些均会对海外同胞具有更大的文化认同的吸引力,并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
武汉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生态优势。未来五十年及本世纪下半叶人类对水的需求和依赖越来越大,水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北方大多数城市已经或者将要面对水资源危机,沿海城市则有海平面升高导致“沦陷”的可能,而武汉在可以预期的将来无此威胁,相反在武汉还可以将水患转化为水利,关键要防治水污染。
武汉产业布局合理,基础良好。武汉已经形成门类比较齐全、具有相当规模的制造业体系,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武汉的全国物流中心地位不是靠政策倾斜,而是市场作用自然形成的,这一地位是其它城市无法替代或撼动的。一旦形成全国的物流中心,制造中心、服务中心乃至金融中心则水到渠成。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可以形成2000万个岗位解决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