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45%新建大楼在中国 只有百个符合绿色标准
位于广州珠江新城中轴线北入口、高303米的超甲级写字楼———利通广场,因其在对绿色、节能追求上的突出表现成为广州首个获得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LEED金级认证的建筑。因为这个因缘机会,记者采访了利通广场的设计方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公司墨菲-扬的执行副总裁弗兰西斯科及设计、推行LEED认证的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国际部副总裁关芷芸。
对于一个绿色建筑的诞生过程来说,这两个人正好把住了首尾两道关——— 设计和认证。对于建筑节能,两人有着许多共同的理念;对于中国建筑节能的未来,也提出了很多颇有见地的建议。
人物简介
弗兰西斯科(FranciscoGonzalez)
墨菲-扬建筑事务所执行副总裁。墨菲-扬事务所的代表作包括慕尼黑订购中心、21世纪塔楼、凯宾斯基大酒店、曼谷国际机场、肯尼迪机场联合航站楼等。
关芷芸(Ms.JannivineKwan)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国际部副总裁。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 推 行 的LEED认证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完善、最有影响力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谈绿色建筑节能成本即使占10%也不过分
媒体:一个怎样的建筑才算得上是绿色建筑?
弗兰西斯科:我们在用绿色这个词的时候特别小心,绿色就是要使用更少的材料,更少的水,消耗更少的能源,制造更少的垃圾。我们用的材料更少,我们的建筑就更加绿色,这是我们对绿色建筑的基本定义。
关芷芸:绿色建筑的核心还在于,它对使用者来说也应该是舒适、安全和健康的。
媒体:也就是说绿色不仅仅包括所应用的节能技术,施工的过程,也包括了综合的使用,以及人使用这个建筑的感受等等。绿色建筑包括多层次的、丰富的内涵。
弗兰西斯科:不错,我们对绿色的理解确实是全面的概念,这也是我们非常引以为豪的。我们的设计并不是跟风,这种可持续性是融入在我们的思考、设计之中,您看到在建的利通广场大厦,并不是非常疯狂的设计,它是非常实际和高效的项目。
媒体:如果仅从技术层面来看,利通大厦应用到了哪些节能技术呢。
弗兰西斯科:大楼里采用了很多节能系统,比如冷却、供暖、照明、二氧化碳排放的监控、采光的控制以及感应设施等等,还用回收的建筑废物用来填埋建筑工地。
关芷芸:利通广场有很明确的想法和意图,从设计到施工到现在的阶段,包括到运行,绿色的理念贯穿到整个建筑思想和建造过程里,这也是利通广场能拿到LEED绿色认证的原因。
媒体:对利通广场是否有做过评估,它在实际投入使用之后,能够达到怎样的节能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