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照明是照明行业里的一项城市基础设施,和景观照明不同,它属于一种功能照明,其对城市生活有多方面的意义。质量差的道路照明对人们生活出行造成不便,更甚者会对安全造成威胁。李教授指出,道路照明是多行业的交叉点,其整个流程包含了规划、设计、选型、施工、维护管理多个环节,需要一整套技术指标来评价它的质量和效果。可见,道路照明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其对城市运行的重要性决定了道路照明设计的严谨性。
道路照明的现状
道路照明不仅是照明行业的细分领域,而且与城市规划,道路设施,交通流量等多个领域有关。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相关行业的渗透影响,道路照明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例如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城市规划对道路照明系统要求的提升,工程改造问题。值得关注的是“道路节能”问题。据李教授介绍,2010年,我国道路照明耗电量约一百亿千瓦时,全国的发电量约四万亿千瓦时,三峡葛洲坝发电站发电一千亿千瓦时,也就是说,全国道路照明耗电量是三峡发电量的十分之一。这个数字很庞大,而且随着城市化的膨胀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增长。所以,道路照明节能问题非常严峻。
规划先行
针对道路照明的重要作用,为了应对目前面临的多方问题,李教授提出,做好“规划”才能为道路照明提供一套科学的、适用的、有针对性的机制。目前国内的规划仍属于简单的流程性操作,设计人员根据国家标准来进行照明设计,对道路环境、周边设施考虑不全,其针对性、照明质量、合理用能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李教授认为,我们需要回到规划,回到总体的角度考虑照明设计。这点可参考国外的做法。国外从城市的角度进行规划,它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将夜景道路安全、工地、广告、能耗等方面融进照明,形成一个系统框架,这个框架有一套完整的规范的法规体系,一套执行和监督机制,还有从业人员的素质和科学流程,以此来保证道路照明的完成。
规划与节能
道路照明规划,其目标包含了道路节能。整个规划必须体现出可实施的、可评估的节能具体措施。首先是要正确地确定城市道路的级别,按照对应等级的标准进行照明设计,对道路进行区段和类型的划分,通过针对性设计来达到节能。另外还需要对道路照明能耗实行定量控制,定量化指标可以更有效而且更科学地控制能耗。参考照明标准,全面考虑道路照明评价指标要求。设计多个照明方案,从节能效果比较选择最低能耗的设计方案。最后是选择节能光源和灯具,提高光效,减少能源损耗。
“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城市节能改造任务仍然艰巨,道路照明面临更多不确定的因素,但同时也存在极大的发展空间。为完善城市道路功能,道路照明需要从全局规划,并注重将节能减排需求融入规划设计中,提供高质量的、节能的道路照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