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城市规划 >>
 
城市建设发展趋势:建筑与景观走向融合

时间:2011-07-09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刘芳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过去20年中,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城市建筑大量崛起,呈现出丰富但混乱的面貌。与此同时,其中不少建筑被业内人士视为对城市景观的破坏,这引起了中国建筑界、景观界内的一系列反思。

这样的反思直接推动了人们对绿色建筑、生态城市的重视,建筑与城市景观的结合渐渐成为共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建筑界就开始重视与景观设计的结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两院院士吴良镛早在1999年就提出:要融合建筑、地景与城市规划三位一体,打破城市规划、园林学与建筑学的界限,互相交叉,互为渗透。

景观建筑实例遍地开花

如今,在国际上,景观与建筑学之间的藩篱开始被彻底打破,建筑学与景观学走向合并。通过设计领域的交叉,建筑界和景观界的合作更加紧密、频繁甚至互换角色。

“景观界和建筑界之间的界限几乎荡然无存。”建筑师迈克尔?马尔茨坦说。他设计的洛杉矶西岸的河岸远景公园今年夏天将对公众开放,他称这是一个被分解成一系列的“城市房间”的合成物,包括一个浮动的儿童游戏场地、雕刻精细的花岗岩大桥和可延展的露天舞台。结合了从景观设计师詹姆士?伯内特自创的有价值的景观学技术,马尔茨坦使用一些特殊材料来强调独立空间,并用形状和材质的变化来引导人们穿过整个公园,使公园最后达到了一种景观学与建筑学的融合。

马尔茨坦的工作并非个案。在很多例子中,建筑学与景观学的区别已很难辨识。绿色建筑的发展和创意的跨界延伸成为城市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当我们用完可建造的土地,当我们的生活方式威胁到我们的能源,我们必须学会怎样同时巧妙地兼顾城市建筑和绿色空间。

“无论建筑师还是景观设计师,如今我们都对能源效率、天然材料、自然的治愈能力非常感兴趣。”SWA景观设计集团首席设计师孔宇航说,她的团队中包括两个建筑师加上13个景观设计师,这是越来越普遍的人才混搭组成建筑团队的方法,建筑师具有景观学专业知识变成了必须。

旧金山“空隙”建筑公司的首席设计师建筑师安德鲁?邓巴和取得专业执照的景观建筑师阿斯特拉罕从事的一些项目就体现了两个学科的交融,如旧金山大学即将启用的科学与创新中心。这个项目有一个新的绿地广场设计,建在尼郡大厅顶层的延伸空间,用的都是当地植物,这样可以为室内提供更多的光照,长椅兼用作天窗和正面的“店面玻璃墙”。他们在工作中经常让建筑师和景观师们互相交流,不让单独的一个学科来擅自决定,这意味着要考虑到雨水处理系统、机械系统、接口、通风管等等整体的问题。

美国“弗里兰巴克”建筑公司曾提案在缅因州建造一幢嵌入山坡的猎人小屋,由木板覆盖,上面开出尖头的窗户。土地成为主要的设计灵感:房子由泥土作地基,植物和树木可以在房屋的中间生长;三角形的空间从土地切入,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采光以及使景观间互相映衬。房屋一部分在地平面之上,一部分在地平面之下,顶端有一个薄的绿色屋顶使其“隐形”。弗里兰说:“景观学让你有了更多的途径来解读、体验和感觉建筑。”

台湾高雄世运会主场馆及被昵称为“巨蛋”的高雄现代化综合体育馆,则是景观与建筑结合的亚洲典范,这座体育场南侧设计为“大开口”,使整个场馆成为一个开放空间,与周围自然环境相互流通。运动公园里的生态池以缓坡设计,沿岸混种乔木、灌木及水生植物,如同大自然的河流般拥有上中下游。

另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亚洲景观建筑典范是上海巨人集团的总部,这个总部完全由绿植覆盖,外表是一个有15种植物起伏波动、向各种角度弯曲的“融合的大草原”,草原本身又是一个大斜坡,向旁边的“悬臂湖”倾斜着。

 
上一页 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城市建设发展趋势:建筑与景观走向融合 的资料
· 山东将建"一张图"信息平台 卫星实时监测城市规划 [2016-06-16]
· 打破“村村点火” 推动城市规划高度集约 [2016-06-16]
· 李群:高标准、精细化搞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2016-06-13]
· 2015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6-05-31]
· 徐振强:智慧城市生命力在于与城市规划、生态文明协同创新 [2016-05-30]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