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席“两会”高层次人才代表暨人代会旁听人员座谈会后,旅美社会学家、东莞理工学院访问教授李毅博士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他认为一座城市有多大的集聚力就有多大的发散力。东莞现有四级结构的体制已不适应未来发展需要。他提出,东莞急需一个50年至200年的城市大规划。
迎接总部经济
转移到大陆的浪潮
记者:过去30年,东莞抓住机遇,承接了美日欧台港澳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转移。未来30年,东莞要实现高水平崛起,继续领跑,面临什么样的机遇?
李毅:30年前,美日欧台港澳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转移到大陆,东莞审时度势,迎接了这个浪潮,创造了今天的东莞奇迹。今后30年,还有一个浪潮,那就是美日欧台港澳的服务业、总部经济转移到大陆的浪潮。广州城市规划搞坏了,乱七八糟。深圳主城区太小,没有地方了。东莞如果能够在今后几年做好一个大城市化整体规划,就有可能迎接这个服务业、总部经济的大浪潮,创造更辉煌的东莞奇迹。
搞城市化建设
必须做大规划
记者:在您看来,东莞需要一个大城市化整体规划?为什么这么说呢?
李毅:目前东莞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个是:东莞是32个镇街组团式经济,由市、镇、村、组四级结构,人力、物力、财力高度分散。这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是有利的,但无法集中力量办大事,极不利于搞自主创新。
最近两年,北京把城区四个区合并成两个区,上海也撤并了一个区,全国各大城市不时都有并区的情况。为什么还要并区呢?就是因为原来的区还不够大,在经济发展上不利于自主创新,在社会发展上不利于大城市化。
另一个问题是:到现在为止,东莞并没有一个覆盖全东莞的大城市化整体规划。现有城区太小,已经堵车了。三十多个镇街,各自做各自的城市化规划。靠近深圳的镇,变成深圳郊区;靠近广州的镇,变成广州郊区。搞城市化建设,必须做大规划,必须做提前50年至200年的大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