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参加蔡甸代表团审议时,武汉市人大代表、江汉大学副校长张晓玲呼吁,要不断提高普通市民素质,扭转武汉人过去不好的形象,再造武汉城市印象。张晓玲代表的建议当即得到阮成发的赞许。
“人是复兴大武汉第一要素”
张晓玲说,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顺应人心、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也是武汉市几代人的期盼。
在她看来,复兴大武汉,主要包含三个层面,地理层面,武汉有着8800平方公里的面积和近1000万的人口,已经位居全国前列;经济规模层面,武汉市几年来经济发展势头很猛、态势很好;而在人文社会层面,建设大武汉仍然任重而道远。
她说,人文社会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城市的形象,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体现。人是复兴大武汉的第一要素。要不断提高普通市民素质,发挥教育中心的优势,扭转武汉人过去不好的形象。
张晓玲认为,首先要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在选人用人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不过分强调年龄结构、资历,选拔那些德才兼备、想做事、敢做事、能做事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进一步转变思维,严格实行治庸问责、健全考评和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统计局社区民情调查中心作用,自下而上地实行机关干部的绩效考核,让公务员不仅对上,也要对下。
“加大公益广告宣传力度”
张晓玲建议,提炼城市精神,再造城市印象,引进人才还要留住人才,同时防止自身人才外流。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没有独立精神的城市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躯体再大也不能令人敬仰,经济发达也难以称之为“大”,因此,要打造城市软实力,打造和宣传“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同时注重宣传坚忍不拔、兼容并蓄等精神。通过多做好的城市宣传片、多做城市雕塑、加大公益广告宣传力度等方式宣传武汉精神。
“要大力宣传城市精神”
听完张晓玲的建议,阮成发深有感触地说,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形象需要很长时间。武汉几乎每天都涌现出好人好事,一些普通市民身上有着可歌可泣的事迹,展现了更令人鼓舞的精神风貌。
一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在车上捡到百万港币完璧归赵交给失主。上个月,一段拾金不昧的故事感动江城。“这样的市民代表着武汉城市的形象。”阮成发说。武汉要大力宣传这种精神,要再造城市形象。除了要展示大江大武汉,还要展示武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的城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