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是一种看待城市的新角度,是一种发展城市的新思维,是让城市更聪明。它要求城市的管理者和运营者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命体,要求人们认识到,城市本身不是若干功能的简单叠加,城市其实就是一个信息化系统,城市中的人、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这些过去被分别考虑、分别建设的领域,实际上是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只不过由于科技手段的不足,这些领域之间的关系一直是隐形地存在。而在未来,通过互联网把无处不在的、被植入城市物体的智能化传感器连接起来,形成物联网,实现对物理城市的全面感知,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对感知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实现网上“数字城市”与物联网的融合,并发出指令,对包括政务、民生、环境、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活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
物联网成重要载体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迎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物联网应该为智慧城市服务,而智慧城市的建设一定要借用于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支撑。”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表示。
当前,我国物联网还处在初步阶段,商业模式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尚待时日。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核心技术不强,应用和产业互动机制不明,商业模式不清晰等问题。而智慧城市的建设为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和应用的载体。
姚建铨列出了智慧城市的五大要素:安全、高效、和谐有序、绿色和智慧,达到智慧是最高境界。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物联网是很重要的一项技术和应用。智慧城市要解决的是把客观的世界和人、物联系起来,这样就必须有自动化的感知来解决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自动处理。这就需要大量应用各种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其他新的技术。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副总工程师王建平表示,智慧城市集成了互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多项技术,融合应用了经济社会、城市管理等各种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智慧城市是物联网、云计算融合应用的重要载体、重要领域,为这两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城市化进程推动了智慧城市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应该贴近经济社会发展、贴近百姓生活、贴近实际需求,以老百姓的信息生活为导向,以便民惠民为基本前提。总之,就是要建设具有自身特色、属合自身发展现状的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是一项长久的工程,其中会遇到种种瓶颈。最重要的,是建设者要把握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认清智慧化建设对于未来城市发展的影响,少走弯路,“智慧”的运用信息化将城市特色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