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抚新城城建局李局长介绍:“生命之环”及其地下配电等设施共投资1.12亿元,连同其所处的金风湾公园总投资在2亿左右。该建筑不仅是沈抚新城的地标,也是抚顺市的地标。据介绍,“生命之环”是由知名的景观设计公司美国GGE公司提供的创意和设计理念。“生命之环”寓意连接天圆地方,贯通天上人间。另外,“生命”二字也暗喻沈抚新城这座新诞生的城市。
蹦极项目已经夭折
对于“生命之环”蹦极娱乐项目,李局长表示已经夭折。“当初建设生命之环时就没有设计蹦极等娱乐功能,但建设过程中因为有市民提出花这么多钱,没有使用功能比较浪费,所以我们提出增加蹦极项目,但后来经过专家论证受到了否定。因为人体能够承受的极限是40多米,而生命之环最高处在150米以上,远远超过了人体极限,蹦极项目因此夭折。”
对于“生命之环”实用性方面的不足,李局长给予了解答:“沈抚新城地标建筑当初有很多种方案和设计,也有建设最高楼的想法,但经过几轮筛选和反复论证还是确定了‘生命之环’。如果建最高楼,目前以沈抚新城的规模和开发程度还远无法承载和运营这样一座高楼,如果建设娱乐项目,目前该地区人气还不足也有可能荒废。所以,经过专家和学者多方论证最终敲定建造环形建筑为该地区的地标。”
对于市民关心的工期问题,李局长表示:环的主体工程将于今年10月底竣工,届时内部1.2万个照明灯将点亮生命之环。另外,其它的配套设施如景观绿化等将于明年5月完工。
建地标为了更好宣传新城
投资1个多亿建设一个没有使用功能的地标建筑,很多市民发出反对声音,这个圆环是否能够体现当地的地域性?是否能够融入当地自然环境?对于一个新兴城区这笔钱是否更应该投入到城市民生保障工程建设中去?
李局长回应说:“生命之环不仅是一个地标,也是宣传沈抚新城的一张名片。沈抚新城是一个刚刚诞生的婴儿,它需要成长,需要扶持,我们需要把它推广出去才能更好地招商引资进行发展建设。生命之环是一种象征,一种标志,是充满现代气息的建筑,拥有地标般的作用,将引领城区的新生活方式,成为这里的代名词。它代表这个城市的形象,代表了这个城市商业地产巅峰之作,并且将提升整个区域商业地产价值,把生命之环当做沈抚新城未来发展中的一个‘引擎’这是我们的初衷。”
声音:理性对待地标式建筑
以建筑设计风格大胆、疯狂、超出想象著称的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说过:“建筑根本就没有统一的样本,如果所有的事情都一样,世界就失去意义。建筑的趣味性就在于,不仅内部可以变化出许多不一样的东西,即使是外形,甚至是整个形式都可以不一样。”
其实即使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师对于建筑的外形理解和接受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中国著名建筑师王澍一直遵循的建筑理念,就是用建筑找回时间和回忆。
其实,很多地标性建筑,在开始几乎都不被看好。埃菲尔铁塔是法国巴黎著名建筑,坐落在塞纳河南岸马尔斯广场的北端。当初在建造时,几乎所有人都在反对,认为是一个没用的大铁架子,但是建好后全世界都赞叹了。
法国的蓬皮杜艺术中心,现在是法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可是在建造之初,它却因为外露的钢骨结构和复杂的管线,一反巴黎传统建筑风格而饱受诟病和争议,被市民调侃为“市中心的炼油厂”。可是事实证明,这是一座堪称伟大的建筑。“对于建筑设计,应该允许它另类,只要它不违反国家法律规定,不伤害民族感情,不给公众在心理上造成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民政部社区建设专家顾问夏学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更应该把关注的焦 点放在建筑的质量和寿命上。他还列举了一些短命的建筑,比如重庆朝天门港口地标性建筑,重庆港客运大楼及三峡宾馆使用寿命也就20年左右;青岛地标青岛大酒店建成20年即拆除;南昌的著名地标五湖大酒店2010年2月被爆破,建成仅13年。
城市规划的短视和混乱,加上房地产开发的利益冲动,造就了各地的“短命建筑”之痛。各地地标性建筑不应盲目建设,更不应盲目拆除,功能不完善可以进行维修和改善。
一个城市该不该建地标建筑,辽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李志国认为:“一个城市地标性建筑的决定权、投资金额、建筑造型都应该由当地民众决定。有公众的参与决定,地标性建筑花再多的钱,都是公众理性权衡的结果。建设地标性建筑等同于形象工程,必须要以理性的眼光分析,其中,必须符合城市发展需求,并以未来发展规划为定位,同时要基于城市绝大多数人的利益,那样的建筑才能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