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南宁市市长周红波在市直有关部门、城区负责人陪同下,实地检查南宁市市区交通组织工作并到市交警支队调研,重点协调解决重大项目施工交通疏导问题,深入探讨开展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工作相关举措。
当天下午,周红波来到金湖广场,实地了解金湖路—民族大道地下交通工程施工期间交通限制措施及交通组织情况;到华润万象城,听取万象城周边交通组织和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万象城站与青秀立交合建工程情况汇报;到快环北湖立交桥,检查城市快速环路北环路面维修路段交通组织情况。
上述几个重点工程的实施,是南宁市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着眼长效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举措,但是由于工程多位于城市主干道且工期较为集中,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给南宁市日常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了影响。周红波非常重视各工程实施期间周边区域交通组织情况,他强调,这些项目的施工,涉及民族大道、快速环路等城市交通主干道,施工影响大,市民也非常关注,项目业主、施工单位和各相关单位要切实做好工作衔接,制订周密的施工和交通组织方案,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加快施工进度,将施工对交通产生的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
随后,周红波一行还来到市交警支队,看望慰问在工作岗位上的交通民警,实地参观南宁市交警指挥中心,并召开工作汇报会,听取南宁市交警部门开展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据悉,从今年三四月开始,南宁市先后在市区17条道路和3个交叉路口实施了“单行”“限左”措施。这些措施实施后,市区交通取得明显改善,路网高峰时段的平均行驶车速提高了24.2%,桃源路、东葛路、园湖路、星湖路和民族大道园湖路口、民族大道古城路口、星湖古城路口等路段路口通行能力明显提高。民族大道(朝阳路—滨湖路)的平均停车延误降低了46.48%,民族大道及周边部分交叉路口的饱和度明显下降。
周红波在会上指出,近年来尽管南宁市不断加大城市建设投入,持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同时不断加大城市交通管理力度,但是由于南宁市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城市交通配套设施不足、部分市民文明交通意识欠缺等原因,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市委、市政府从今年初开始,决定开展城市交通畅通工程规划建设和综合治理工作。目前,相关措施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这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紧密合作,统筹协调,建立协调联动的机制,确保全市交通组织综合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
针对当前南宁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交通组织问题,周红波要求,要周密制订施工方案和交通组织方案,落实交通疏导和分流措施。一是加强交通疏导,提高道路通行效率。要做好项目周边区域的科学疏导和分流方案,特别是结合项目施工对整个片区乃至全市交通影响来综合考虑交通组织方案。二是加强施工组织,减少交通影响。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要强化组织施工,严格控制施工时限,在保质保量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快施工,提高效率,缩短工期。三是加强宣传引导,争取群众支持和理解。要在交通组织方案和措施的实施上继续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同时采取各种手段告知和引导市民避免和减少项目施工带来的交通影响。四是加强路面执勤,提高群众见警率和满意度。各主要拥堵路段和时段要增加执勤民警的数量,及时为群众疏导交通,确保市民畅通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