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预测,即将到来的蛇年春节,普速哈大铁路线运力紧张得“塞不下一车粮食”的局面将很难再现。哈大高铁释放出来的巨大运力,让大连港成为直接受益者。
眼下,大连港不只看好龙江腹地的物资运输业务,甚至连有点不搭界的旅游业也伸了一脚。港口经济元素的触手以各种方式伸过来,以至于虽然大连港离哈尔滨900多公里,但人们很快就发现它已“移身”哈尔滨。
速度化解龙江“冰坨车”
很多人只知道普速哈大铁路全程一般需12个小时,却不知道同样走普速哈大铁路,物资运输需要走30多个小时。
“路上任何一条客运线驶过来,物资运输列车都要让路”,大连港集团铁路公司总经理于忠友告诉记者,赶上年底哈大线上的客流高峰,物资运输列车想在哈大铁路上行驶几乎都不可能。
大连港铁路公司地处大窑湾港,是大连承接物资运输的核心港湾,港内的铁路线与大连火车站直接相连。即使这样,每年冬季从黑龙江运来的大宗物资港内转接,对他们来说仍是一件头痛事——在低温环境下运输时间过长,一些物资就会连同车厢一起冻成冰坨子,很难卸载。
以煤炭运输为例。到大连港时已几乎“石化”,卸货时必须采用电镐,像钻矿石一样打洞,才能将其分开。更费劲的是柴油等物资运输,因为油在运输车罐内已形成胶冻物,卸载时必须注入热油融化,如此要反复五六次。
结果是,正常一天多就可以卸载的物资,往往要耗上4天多,造成运输“两头急”,由此还会产生车皮占用效率与运输成本等一系列问题。
“今后,旅客流被哈大高铁转移后,哈尔滨到大连物资运输的时间将会缩至二十或十几个小时”,大连港集团铁路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运输时间几乎缩短一半,“冰坨车”的情况会减少很多,由此省去很多耗时费力的环节,龙江冬季物资运输难题也会化解。
大连港送来门对门运输服务
大连港主要承接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物资运输,其中黑龙江物资占大连港运输量超过25%,运输比例和需求近年来也越来越大。
之前,大连港在哈尔滨推出“定时、定点、定价、定车、定线”的“五定”高品质集装箱班列运输,但由于受运力紧张约束较多,很多时候服务未必都能到位。
“有些物资运输为赶船期,被迫通过公路运输,运输费用大大增加”,大连港驻哈尔滨办事处负责人李涛告诉记者,今后大连港将在黑龙江市场加大推广集装箱班列运输,并加大服务的覆盖面。
他介绍,大连港物资运输服务将加强由哈尔滨中心站向各个区域辐射的力度,在各个物资运输集中区域建立分支机构,直接提供输送至大连港的门对门运输服务。目前,大连港已在我省推出驻地服务——通过无缝对接直接向一些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发运集装箱,装载完毕后直接通过铁路发往大连港。
港口经济扩容:无缝连接出海游
哈尔滨人喜欢大连,很大原因是大连有海。一向以承接大宗物资面孔示人的大连港集团,借高铁开通契机,到内陆腹地的哈尔滨“抢客”——其下属航运旅游部门甚至推出了“无缝连接出海游”项目。
“高铁开通后,哈尔滨人大连游增多毫无疑问,我们的旅游项目让你不仅可以看海,还能游海”,大连港旗下的交通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孙奚哲介绍,以前大连港驶往山东烟台、威海的航班数量有限,且只有晚上9点和10点的航线。而且,游客要搭乘这6个小时的航线,只能头天晚上过来。要命的是,游客还只能游海却无法看海。
如今,大连港集团增设了下午两点的航班。“夏季,哈尔滨游客早上坐高铁到大连,下火车歇一会儿,就可直接搭乘海上航线,随到随走去赏海了。”交通国际旅行社甚至针对哈尔滨游客推出了含搭乘哈大高铁的旅游套票。
大连港40万吨矿石码头卸载进口矿石。
记者手记:当近海城市,你得敢想!
昨天,大连市下起了入冬后的首场大雪,尽管大雪因为天气太过温暖而落地即融,但丝毫不影响滨海市民因雪而平添的兴奋。不少人对上门采访的哈尔滨记者打趣说:“看来哈大高铁开通后,东北真是同城了,哈尔滨的雪都下到大连来了。”
这让记者想起前一天采访大连旅游业时的所见所闻——无论是当地行业主管部门,还是景区负责人,在对外推介大连旅游业时,总不忘把“冰雪游”一并作为“飞大连,游东北”的重要内容。其实,大连本地能有多少冰雪啊!
把近邻资源为我所用不是难事,关键是,你得敢想。
哈大高铁把哈尔滨与大连的距离缩到几个小时之内,从“东北同城”、“经济圈”这个层面上说,到大连就可以冰雪游其实并不夸张。
速度改变生活。当纵贯东北的哈大高铁开通后,东北通过时间的缩短实现了空间的位移,整体上都已成为近海地区。哈尔滨也应该放开胸怀,以近海城市的视野来审视自己的产业,并学会利用近海城市的优势来推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现在,大连港已在龙江市场深入挖掘腹地集装箱运输的业务,货主们几乎可以享受到门对门的大连港综合物流服务,哈尔滨更应该把自身优势与近海经济结合起来,理直气壮地沾大海的光。
当近海城市,关键得敢想——连想都不敢想,又怎么能实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