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管理保障城市发展水平
新加坡精细化的城市管理久负盛名。实行人性化管理,在人少的城市路口两旁,设置行人过马路按钮,道路电子指挥系统优先为行人安排绿灯。实施法制化管理,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且操作性极强、执法力度大。重视宣传教育,政府通过多种形式普及城市管理方面的知识,教育引导市民遵守各项法律规章,自觉维护城市环境。管理人员认真负责,政府官员以身作则。此外,新加坡还建立了一套完备的、操作性强的城市管理考评体系,发挥着有力的跟踪监督作用。
启示:打造现代生态宜居精品城市
当前,我市正处在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打造现代生态宜居精品城市,需要我们认真借鉴经验,按照“发展求特色,建设出精品,创新当尖兵”的总要求,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符合济源实际的城市发展之路。
突出规划引领 绘就蓝图开新局
规划是城镇建设管理的先导。借鉴新加坡经验,济源要在突出规划的权威性上下功夫,坚持“全域规划、一体发展”的理念,落实好“11334”(城乡一体化;1个中心城区;3个复合型组团;3个中心镇;41个新型农村社区) 总体发展规划,切实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把尺,杜绝规划的随意性;要在突出规划的精品性上下功夫,每一条街道,每一个社区、每一处游园、每一栋建筑都要追求经典、力求完美,靠一个个精品工程、一个个细节美的有机结合,更加彰显“大气、秀气、灵气”的城市特色。
创新发展路径 强化建设铸精品
借鉴新加坡经验,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是在思路举措上着力创新,坚持走富有济源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在具体实践中,要按照“1+5”向心发展模式,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和玉川循环经济功能区、虎岭转型发展功能区、东部高效农业示范区、南太行生态文化旅游区、小浪底北岸黄河风景旅游区5个城市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41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积极构建中心城区、功能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的层级体系,着力形成城乡高度融合、空间布局合理、要素配置高效、区域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大胆引进外资、民间资本,采用BT、BOT、TOT等模式, 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城镇地下管网、居民区配套设施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瞄准生态宜居精品城市的发展定位,强化“显山、露水、见林” 的生态理念,把“绿色”作为城市的生命,“山水”作为城市的眼睛,“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特色文化精品工程,走出一条不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绿色发展之路。
加大管理力度 精细管理树形象
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提高城市管理效能,既是维护城市建设成果的需要,也是城市高效运行的客观要求。借鉴新加坡经验,我市需要切实加大市容市貌、交通秩序、违法建设、市政设施等整治力度,以严明的法制管理促进市民文明行为的养成;需要进一步延伸城市管理职能,实现城镇管理执法模式、内容和规范的城乡一体化, 建立起“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职责明确、分工负责”的城镇管理体系;需要切实转变管理理念,在坚持从严管理的同时,通过广泛宣传文明知识、环境卫生知识等,引导市民树立管理城市人人有责的思想,把“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真正演化为每个市民的自觉行动。
济源自古就是“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美丽地方。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我们需要以新加坡为镜,策马扬鞭、奋起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