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近段时间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雾霾、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主要原因是过度依赖化石能源。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当站在能源角度去考量城市如何实现低碳化发展。
潘家华
【 对话】
城市发展须考虑环境承载力
记者:您觉得新型城镇化主要包含哪些具体的方面?
潘家华: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以人为本等,都是新型城镇化的具体方面。
记者:怎样做才能实现这些具体方面的目标?
潘家华:我认为,第一,政府决策部门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目的是给我国城镇化设置总体性、战略性的构想。顶层设计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规模与全国布局。
国家应当根据经济增长速度、人口结构、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综合考量,将未来城镇化的增长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以此保证城镇化的质量。城镇化速度并不是越快越好,必须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我们不应当过分追求速度与规模,而忽视质量。
规模也应当合理控制。按照现在的统计,2012年年底,我国城镇化的水平为52.6%。与发达国家相比,这个水平还是比较低,但城镇总人口已经超过了7亿。在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国家应该设立一个规模的限度。我个人认为,到2030年,城镇化规模达到70%左右是符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国发展情况的。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全国布局也是需要考虑的。城市发展必须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我国东中西部环境容量、人才资源水平、市场潜力等差别很大,应充分考虑这些差别,总体部署全国城镇化格局。比如西部地区水资源比较匮乏,难以支撑大规模城市及城市群的发展,应以发展中小城镇为主。
第二,城市应根据自身实际,科学进行城市规划。目前,我国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根源在于城市规划缺乏前瞻性与连续性。在发展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吸取经验,做好城市发展规划。
第三,市民化。在建设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顾全农民工、社会底层群体的利益,让农民能够顺利完成市民化的转变。
第四,新型城镇化必须走低碳发展之路,实际是要思考能源问题。
城镇化走低碳道路须思考能源问题
记者:怎么理解城镇化走低碳发展之路必须思考能源问题?
潘家华:近段时间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雾霾、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主要原因是过度依赖化石能源。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当站在能源角度去考量城市如何实现低碳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