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城市规划 >>
 
交通与城市空间规划有机融合

时间:2014-01-26  来源:中国城市网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细末子:优化功能混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需要量。

刘天宝0226 :再加上一个城市整体的职能定位及资源集中度和发展潜力,城市间合理分工。

徐康明3E :限购和限行是交通需求管理中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是各种合理和必要政策及举措缺位和或执行不到位造成重大交通问题后的治理交通的最有效短期手段。就像炎症引发高烧后,先采用退烧药,先退烧同时再治理炎症。发展公交是治理炎症手段之一,用地和产业的合理布局是体育锻炼和营养滋补是强身健体的举措。

孙华灿被抢注了:扁鹊大哥最高明,但也最不受待见。能长期为城市交通做实事,规划师得道是第一,第二得是一名舌灿莲花的说客,更重要的第三点是要能遇到能听谏纳言的明君。

任利剑:虽然认为产城融合、功能混合可能具有减少交通出行的作用,但这种混合必须是城市群层面内各级城市的混合;城市建成区内的功能混合不仅无助于减少出行,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还可能带来更多随机、分散的出行,这会更助长个体出行的机动化,而不利于公共交通的组织。

弹指一挥间之2012:如何打压一个明星呢,一个方法是放出负面新闻,让粉丝不再追捧,但有时适得其反,更好的方式是捧红新星,分化粉丝,在交通领域,轨道交通是一新星,准点,平稳,还有一个是定制公交,有座位有尊严,目前在培育期。发展新城也是分流。

危言规划:杭州交通不是城市规划问题,而是预先缺乏以战略眼光和格局进行贯彻执行的问题。抓不住机遇,看不出根本,做不了决择,这是最要命的。

弹指一挥间之2012:小汽车这个明星,已经是公认的名牌,要抹黑基本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抬高门槛来限制追捧,限购和限行都是增加成本的方式,好比要看演唱会,门票涨了,亲临现场的就少了。城市拥堵是中央集权制的产物,诸侯割据的城市没这个问题。鬼城太少了。升级油品质量,既可以清洁空气,又可以提高燃油成本。

小狐围脖南京:这三招却有高下之分,但也并非绝对。抗生素、中医药、营养餐、健身术、养生法,不同人,不同状况,有不同功效。眼下中国的交通问题必须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治车为应急,公交为治本,土地为清源。不知诸老师赞同否?

雁儿在林梢nanjing :不太同意这个观点。第三点提了很多年了,概念上来说的确很理想,但也许我不太了解,国内外有哪个城市接近了这个状态?

洹林海:市场,政府,公众等众多因素,促成了规划的形成和实施。好的决策机制形成好的规划,好的规划通过好的实施路径实现!现在的城市交通状况肯定不是当初所设想!到底什么环节出了错?必然还是偶然?已被证明错的东西在重复上演?好的想法却很难被实施?

【微博话题2】

【诸大建:( 公交优先冷思考 1 )我在杭州第二届城市学高层论坛上的大会发言,提出公交优先不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治本方案。基本观点是 1990 年开始的汽车城市政策,导致了中国城市的交通拥堵; 2004 年开始的公交优先战略,导致了通勤时间越来越长;现在需要转向减少交通出行优先战略,从城市的功能混合上解决问题。】

精彩评论:

危言规划:逆向思维是好的,功能复合也是对的。但是减少出行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大城市。公交优先不是仅仅指导公共汽车优先,而是大公共交通优先,包括地铁等。杭州交通搞得这么差,最主要是没有远见的战略思维和果敢行动的魄力。另外,所谓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才是真的,也即单位节能比总体节能更重要。

飞呀飞163 :“公交优先战略导致了通勤时间越来越长”,不知诸老师是通过怎样的推演过程形成的结论。

yijian11:为何说公交优先导致通勤时间变长呢?

诸大建:( 公交优先冷思考 2)回复@yijian11 :城市发展有下列因果关系:城市功能的分离性发展—公交线路延长特别是向郊区延伸—职住分离倾向增加—上班通勤时间延长 (最近几年来北京、上海等地的平均通勤时间一直在延长 )。因此,最好的交通战略是通过功能混合减少城市不必要的出行,而不是创造不必要的出行然后用公交去满足。

王缉宪:回复@飞呀飞 163:我也以为诸教授的提法值得商榷。首先是郊区化居住与私人汽车无限制增长的互动,导致通勤时间增长;之后政府才明白要用公交优先来补救。

yijian11:回复 @诸大建:同意王老师的观点,而且诸老师的因果分析链里也并未见到公交优先,公交线路延长算不上是公交优先。

yijian11:回复 @诸大建:补充一点,诸老师说的城市发展功能分离确实是最根本的原因。

飞呀飞163 :回复@王缉宪:非常同意王老师。根据诸老师的阐释,还是强调城市用地分离导致了通勤时间的增加。居民尤其是收入水平较低的居民导入城市外围区域,似是中国大城市的普遍现象,为这些地区配套公交设施已成必须,就直接造成公交出行时间的增长。

呼啸而过了:无论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还是国务院确定公交优先发展的八大重点任务,都没有提出要实现城市功能紧凑型发展这一根本解决途径。功能不紧凑,公交优先也无法根本解决拥堵问题,忽视功能紧凑而继续实施功能分离,只会使得通勤时间越来越长。程世东的微博:但是发展公共交通是交通行业内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城市的混合开发、汽车产业政策是整个城市或国家需要考虑的事情。

尹稚:交通问题的根本是土地利用模式的错误,这一点国际上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已有共识,改变土地利用模式创造短出行城市是目前国际上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首要原则,土地的混合利用、服务中心的扁平化和多元化都是减少长出行需要的重要手段,对大城市和大城市地区而言,应弱化传统功能分区概念,强化城市组团。

 
上一页 页码:[<< 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交通与城市空间规划有机融合 的资料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