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原则上讲,防灾公园的形象不是以突出其曲径通幽等视觉景观为主题的,不是以“景”为主,以“观”为乐事。因为在发生灾害时,简单明了的空间形式、笔直的通道、平坦的草坪是避灾和救援的可靠保证。因此,如何做到防灾和审美的完美融合是设计师需要研究的重要方面。
天津开发区曾经是大面积的退海之地,很可能会受到突如其来的恶劣自然环境的侵袭,因此在开发区的景观规划设计时考虑绿地的防灾避险功能是必须的。
其次是视觉景观形象塑造。视觉景观形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不同的设计主题对景观形象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居住区的景观形象就是要符合人们的居住需要和户外活动的需求,增加居住区的吸引力;而工业园区的景观形象,一方面要反映园区鲜明的景观特色和大众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要为人们提供舒适、高效、方便、卫生、优美而富有特色的区域环境,以求提高生产者的生活质量, 增强投资者的认同感、归属感,促进工业园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三是景观游憩系统规划。工业园区景观游憩系统规划是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塑造舒适化、人性化、生活化的工业园区景观环境的有效途径,是为紧张、忙碌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户外游憩体验空间的重要手段。
工业园区的景观游憩系统规划涉及到园区游憩空间的各个层面,在具体的游憩空间结构建立中,我们不仅要依照各游憩空间的价值,划分成若干层次与等级,还要根据各种原则确立在整个景观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游憩空间,对之进行组织完善,对园区各种游憩空间的分布进行调整,建立起层次分明、衔接有序的整体结构。
最后,还要注意地域文化特色的创建。城市发展是一个不断传承、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城市只有沿着历史文化的轨迹发展才会有“根基”,才能反映区域文化特色的内涵。工业园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也是如此。它应该成为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展现时代风貌的载体。若干年后,当后人看待今日的设计作品时,能够认识到它体现了地域文化特色的传承和发展。
地域景观是一种文化的积淀,而乡土植物是一种生命力不断生存繁衍的象征,更是维持地域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利用不同地域的乡土植物,结合不同的配置方式,营造植物景观的“地域之美”是工业园区地域文化创建的重要方面。
工业园区的特色文化不等于或不仅仅是传统文化,也包括当代文化。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场所精神和历史文脉的表达。注重场所精神和历史文脉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它能使人们获得某种“方向感”和“认同感”。良好的工业园区的景观规划设计能够强调“场地气质”,帮助空间转化为有意义的场所,缓和新与旧之间的冲突,融合现代与传统,建立起人与环境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
另一方面,由于每个区域都有其特殊的景观、特定的环境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我们时常会选择依恋过去,依附于场地留下的回忆及形态痕迹。然而,历史总是连续的,向前发展的。从这种观点看,传统的形式和内容并不是需要极力保存的东西,而应该结合地域的特点和气质,以传统文化为线索,创造与现代相适应的景观形式和内容,以一种连续感更鲜明的方式去重新诠释文化的内涵。
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景观规划设计所赋予的文化底蕴,不一定是诗词歌赋,而是应该从社会生活方式中产生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利用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城市雕塑、路灯栏杆、行道树、铺砌、地砖等,作为传承特色文化的载体,通过它们使工业园区成为充满文化氛围的温情家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园区的建设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公众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的加强,工业园区的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和手法也给设计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工业园区的整体背景下,通过生态防护体系规划,视觉景观形象塑造、景观游憩系统规划以及地域文化特色的创建等方式必然能够实现工业园区内城市、产业与自然的相互融合,实现工业园区景观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