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国创新型建筑设计师崔博士的缘分可以追溯到在学校图书馆偶然翻到的一本《创新建筑——崔悦君和他的进化式建筑》,书中超太空的建筑实物图片和新颖的文字令人深受震撼。时隔四年,恰逢崔博士又从美国来到中国举办他的全球巡回演讲,在他“呼唤良知——自然设计、拯救未来”讲座现场见到了他本人。他尝试着用中文做演讲,普通话发音很标准,他也谦虚地表示正在积累更多的中文词汇,于是另约时间在他的深圳工作室做了这次专访,了解他对中国的生态化建设的独家观点。
Q:您为什么选择中国作为您这次全球巡讲的首站?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您在中国的活动计划?
崔悦君:因为中国对全球的生态、建筑以及社会人口问题有着巨大影响。中国的人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自然环境。估计在未来10年,全球有超过半数的建筑物将在中国建造。如此众多的人口及其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中国成为进化式思想和生活方式的起源是理所当然的。而且,中国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源自一种对自然以及自然发展过程的深深敬畏。所以中国自古就具备了对大自然理解的基础。
今年10月,我在中国举办的高交会上介绍了一种“以自然为本”的新型商业模式。我们希望这种“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商业模式最终能够影响到整个社会。
我们刚成立的中国深圳工作室就是采用这种模式。公司吸引并容纳来自各国的精英,同时培养大批的学生,这样新一代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就可以接受到完整的生态设计、科学技术及生物科学的教育。新模式的重要一点就是开发和强化对中国生态保护和生态建筑的观念。我们正在寻求一个机会去展示我们的理念,中国可以有远见地运用这种方法来引领世界。
Q:进化式建筑理论的核心是什么?对建筑材料有什么特殊要求?
崔悦君:简而言之,进化式理论的核心就是具有自然的思考力,也就是我们要问自己“如果我们和自然一样面对同样的限制、范围和要求时,自然会怎么做?”这里隐含的意思是要勇于质疑以前在假设、期望、习惯等方面的思维定式。质疑自己的假设、期望和习惯等方面的思维定式意味着质疑自己并把自己从过去中解放出来,意味着抛弃那些熟悉的、被接受的传统习惯,意味着从文化、传统、宗教和已接受的形象中走出来。自然不会借鉴人类认为必须的文化、信仰、传统等一切类似的东西。在有效运作的世界里,这些信念不是必要的。事实上,在我们创造生存空间的同时,这些文化、信仰、传统等也创造了这个恐怖和麻烦的世界。自然界是不受这些人为价值观侵扰的。自然以那种有意义的方式创造着世界,不损害环境,有利于生物体和与自然接触的生物体过程。进化式建筑类似于栖息地的自然系统,适应于当地并运行于当地环境。
从生态学的角度,进化式建筑的挑战在于用不平常的手段来利用当地的平常材料。换言之,目的是让人理解自然的运作方式。自然有很多方法使普通的材料用于特殊的途径。例如,石蛾的幼卵会找到水珠、鹅卵石和闪亮的物体并做成美丽的管状的壳来保护自己。这种壳呈双螺旋结构以增强结构的强度。同样,取决于目的、地点和功能,我们人类也可以采用大量不同的方式来运用这些相同的材料。我们的想象力决定了这些材料的最终功能和目的。所以这与材料是否是新的或者是否传统没有关系。这取决于我们给材料什么样的运用潜力。我们对材料的运用和掌握决定最终的影响和结果。找出当地材料的美丽和差别性,然后展示出它们真正的卓越性,在平常材料中体现不平凡的价值是进化式建筑设计的基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