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城市建筑物色彩之间的和谐美观是城市色彩设计中最基本的要求。它既是指城市与自然环境色彩的协调,也包括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物与附属设施之间的色彩和谐。人对绿色森林和蓝色海洋天空持有偏爱,借景进城必为首选;处理好城市的传统色彩和现代意向是文化的标志;夜景工程与白天建筑色彩的兼顾是当前必须重视的问题;还原和保护自然的原有色彩,尽量减少人工修饰和美化是当代社会的不二选择,保护、突出自然色,特别是树木、草地、河流、大海的自然色彩是美学素养的一个标志物。
Q:您曾参加过东西方城市对比的研究工作,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处于什么水平?与成熟的城市化国家相较还有哪些差距?
翟宝辉:城市化一般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正如联合国得出的结论,城市是人类迄今发现的最佳聚居形式,因而城市化过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一般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述,称为城市化率。
城市化水平区别于城市化率的主要方面是,城市化水平包含质和量两个方面。其量表现为人口向城市集聚,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其质表现为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生产生活更加方便,城市生活方式不断扩散,城市文化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城市社区平等关系逐步取代农村宗族关系。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快速提高到2008年的45.68%,正在接近全世界城市化率的平均水平55%。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城市化程度仍然很低。不仅表现在城市化率方面,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在70-80%,而且表现在城市化质量上,我们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和完善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且城市间比较起来参差不齐;我们城市的生活方式还没有完全养成,不仅原来城市居民缺乏市民的基本行为规范引领,后来变成城市居民的行为养成更没有得到重视和落实;生产生活的便宜程度还亟待提高,城市中生产生活的各种要素都有,但是各种要素是否发挥作用并不保证,使用起来处处不便;我们城市的文化内涵发掘和创造还没有觉醒,口头上城市认识到城市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但实践中割断历史、侵占文物的现象时有发生,盲目崇新、崇洋、崇大、崇异,使城市没有文化或者文化片段盲目堆砌,支离破碎,有形无神。口头上也在讲只有地方的才是世界的,但实施中到处充斥洋规划、洋建筑、洋广场、洋牌子、洋名称、洋小区。
我国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城市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没有缓解,盲目追求GDP的倾向与市民生活水平改善的实质需求之间仍有渐行渐远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