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城市病”呈现出“四宗罪”
记者:其实,这可以追溯到城市的起源。
阮仪三: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种进步的产物,它是人类聚居生活以后产生的一个空间场所,是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聚焦反映,而这又体现了人类各方面的进步,从农村的分散状态决定了要依赖土地生存,而城市则不依附在土地上,从而可以比较自由地生存生活、创造财富。
并且,由于城市的聚焦作用,它的财富就可以成几何基数地增长,它用现代科技的方式,可以把生产推到比较高的高度,由此又产生了现代社会服务业,而使我们生活变得更加多样化,人的生活舒适性也得以很大提高,这是在农村没有办法做到的。
但是回过头来讲,城市也因为与土地的脱离,与大自然的隔离,产生了一系列所谓的“城市病”。
记者:“城市病”主要体现在哪?
阮仪三:首先就是城市建筑的设计不科学,甚至不合格。比如地震,首当其冲的就是有些城市建筑不合格的问题,导致很多人因此丧生。不久前的秘鲁大地震也是8级,但是伤亡却没那么大,而且房子都没有塌,这说明什么?说明它在建造过程中严格按照科学原理去建造这些房子,能抗震。因此,你看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就是在形式上仿造“斗拱”,而这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它采取非常科学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方式能够抵御自然灾害。这给中国城市建筑提出了启示。
记者:建筑不过关,算是第一种“城市病”。其他呢?
阮仪三:第二,是城市污染的问题。大量的污染,大量的人工材料的出现,大量的资源的浪费,资源包括钢铁、煤炭。我看了世博会的几个场馆,感触特别深,像汉堡之家的智能建筑,人们把大自然本身所储备的能量,运用到人工建筑上,它把地下的热气支持城市的运行,理念上就是很健康的,体现一种和谐的理念。
再比如说,中国的万科馆就很清楚提出来,我们应该对各种各样的垃圾持什么态度,其所用的材料很多都是一些垃圾,比如说用易拉罐、再生纸做成这样的建筑物,包括垃圾的收集方式给人很多启发,虽然是很小的事情,但是想到你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就能够使城市清洁,就能够使城市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