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理念才能让城市更美好?
◆城市怎样让生活更美好?
◆什么样的城市才能让国家更美好?
和谁对话?
杨重光,浙江省诸暨市人,1937年出生。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常务理事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为什么对话?
根据最新发布的《城市蓝皮书》,截至2009年,中国城镇人口已经达到6.2亿,城镇化率达到46.6%。那么,城市化率是不是越快越好?盲目、快速地追求城市化,可能会造成哪些不良后果?城市发展如何应对经济和生态的矛盾?城市发展应该树立怎样的发展理念?城市怎样发展,才可能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杨重光怎么说?
推进城市化,不仅要加快城市化的速度,提高城市化率,而且需要提高城市化的质量。一方面,要将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提到战略层面,要通过结构调整,科学地发展城市,要实现城市以GDP为本转向以人为本。另一方面,要从传统的生活方式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变,实现城市的现代化归根结底还是要实现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点击一
焦点关注城市化水平
关键思路城市化率不是越高越好
记者: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最新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3》,截至2009年,中国城镇人口已经达到6.2亿,城镇化率达到46.6%。那么,您如何评价目前这样的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是不是越高越好、越快越好?
杨重光: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和相关机构的报告,截至2009年,中国城镇人口已经达到6.2亿,城镇化率达到46.6%。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我国城市化率已经接近世界平均的城市化率。由于中国人口众多,虽然城市化率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但是,6.2亿的城市人口绝对量已经是美国总人口的两倍,是日本人口的近5倍,与欧洲总人口只差1亿人。所以,我们不仅要看相对的城市化率,而且要考虑绝对的城市人口总量。
与世界城市化进程不平衡一样,国内地区间城市化进程存在差异。虽然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市化得到普遍推进,但是推进的进度和过程却是不同的,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从全国来说,除了上海、北京、天津3个中央直辖市之外,在省区中最高的为广东省,2009年末,已经达到63.4%;最低的是贵州省,2009年末仅为29.9%,不到30%。一般来说,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率高于中西部地区。如广东、江苏、浙江、辽宁等省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的甘肃、云南、新疆等省区。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省区城市化水平处于40%~50%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