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生态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三个方面:
一、生态城建设必须从绿色建筑、交通、产业三方面入手
从全球来看,工业的能耗占37.7%,而交通能耗占29.5%,建筑的能耗也在不断的攀升,已经达到32.9%,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指标,最后演变成交通能耗和建筑能耗占三分之一。中国目前正处于建筑能耗各交通能耗突飞猛涨的时候,而工业能耗是逐年有所下降,因为工业能耗随着技术的创新、资源价格的上升而不断下降,这是一个趋势。
我国新建建筑节能达标率每年都在逐步上升,2005年,只有一半的建筑能达到节能标准,到现在已经有99%建筑达到标准。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绿色建筑标识认证已经蔚然成风,每年增长率非常可观,预计今年有一个非突飞猛涨的发展进度,这涉及到节能、节水、节地,是一个综合性的节能减排的建筑形式,是未来的发展主导模式。
太阳能光热与地缘热泵建筑一体化在中国的发展也非常迅猛。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已经在超过5千万个家庭得到安装,占世界保有量的三分之二,每年可减排2千万吨的排碳体系。
太阳能与广电建筑一体化迅猛增长。不仅建筑上使用太阳能,而且在用电上逐渐接入用户的电器,这种是与电网的调控没有关系的微型的节能办法,与太阳能光电一体化分散结构已经在中国出现了突飞猛涨的发展趋势有关。
地铁以每年2000亿人民币的投资得到迅猛发展。同时,BRT(快速公交)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再加上地铁采用了新型的直线电机的技术,使得整个造价降低了四分之一。还有太阳能电动自行车,从能耗角度来讲,电动自行车只有摩托车的八分之一,小轿车的1/12,比公交车更小型,从占有空间来讲,一辆电动自行车占有的空间只有一般的私家车的1/20,对紧凑型城市来讲,必须有一个节能的交通工具,中国电动自行车已经达到1.2亿车辆,而且以每年30%的速度在增长。电动自行车可以像卡片一样做得非常小、非常薄,而电动车与周围建筑的光电、太阳能的发电结合在一起,用太阳能的不稳定的发电为电池充电得到了逐步的实施。
总之,建筑、交通能耗呈现刚性,而且不断增长。一旦人们习惯使用集中空调、低密度住宅和私家车出行,纠正难度将是巨大的。因此,建筑、交通是减排的优先项,必须从规划入手,先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