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类进入了城市世界,城市人口占了全球人口的50%。我国2009年城市人口比例是46.6%,专家预计“十二五”期间会超过50%,社会结构由此将有一个巨大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城市发展的科学规划问题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人口、资源和环境矛盾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如何从规划这个根本上确保建立一个生态之城、和谐之城和幸福之城呢?记者日前走访了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李迅。
无差异化战略导致“千城一面”
Q: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你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在哪里?
李迅:导致“千城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一方面是工业化后,技术应用雷同造成了这种现象。我们过去建房屋主要用木材、石头、砖瓦,现在都很少用了。现在都变成了钢筋、水泥、玻璃等材料,传统的木质建筑少了。现代化的技术有快速装配、模块化的特点,可以简单拼装,大量重复制造,甚至可以像搭积木一样组合式建造。
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对历史传统的藐视。人们没有认识到传统精华的宝贵性。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不够。比如说北京的胡同与四合院相当一段时间被视作陈旧的象征,但是现在看来,如果当时能多保留一些,那将很有特点。现在已经大量地被拆掉了。还有北京的城墙,老北京被称作四九城,现在全没了。
我们国家有着很悠久的城市历史,有很多的著名古城,如西安、北京、南京、杭州、洛阳、开封,但这些城市都没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享有这一称号的古城只有山西的平遥古城和云南的丽江古城。大的文化古城都被现代工业文明毁坏了,这与人们对于历史名城的藐视与不珍惜是有关系的。今年太原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个原本很有名的古城只剩下两条历史街区,刚刚符合国家评定历史文化名城的最低门槛。如果它再拆一条街区,就连国家历史名城都评不上了。太原这个在历史上这么有名的城市落到今天的境地实在令人惋惜。当然,现在也有些保护得比较好的,比如说天津,租界的一些历史街区保留得很好。
再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建设缺少科学规划。各地城市发展太快,不够精心,没有创造出自己的特点,未能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所谓差异化战略,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如果就想简单抄袭是不行的。深圳有个“世界之窗”,有些城市马上建个“世界什么的”,开始仿效。这就没有原创,只是单纯的抄袭,没有独树一帜的意识。一些地方对于现代化的理解也有偏差,认为摩天大楼、“方盒子”就代表了现代化。
城市规划要对未来做谋划
Q:在目前建设生态城市、和谐城市的大背景下,如何看待城市规划地位和作用?
李迅:城市规划就城市建设来言处于一个龙头地位。之所以称之为龙头地位,是由其工作性质决定的。城市规划具有综合性,要考虑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具有战略性,城市规划考虑的都是一些最重要的事情,给城市发展的方向作了描述与划定;具有全局性,从定位、规模、布局、基础设施等方面综合考虑安排人们的生活。城市规划要有前瞻性,它不仅要解决当前的问题,还要对未来作谋划,还要有相当的超前性。考虑问题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年到二十年,更长的甚至要五十年到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