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目标是到2015年,争取培养智慧城市建设高层次领导人才、高层次复合型实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4000名;培养企业家人才200名、信息产业和重点企业紧缺人才5000名、现代服务业和国际化涉外人才2000名以上。争取引进创建智慧城市的各类拔尖人才100人、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2500人、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000人以上,柔性引进外国专家(海外工程师)2000人(次)以上。目前,宁波市已经建立起了由市委人才办、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劳动保障局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智慧人才扶持政策,统筹落实人才培养、引进的专项经费,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
为了解决人才的住房问题,我们实施了"三年万套"人才公寓建设计划和"人才驿站"计划,对来宁波发展的计算机、信息安全、信息科学等相关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学生公寓、生活补贴以及免费培训。这样的话,一是减轻了大学毕业生特别是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压力,同时,也是为宁波智慧城市的发展储备一批人才。我们还大力开展市杰出人才、突出贡献专家、优秀高技能人才、优秀海外人才的评选表彰活动,通过宣传人才创新创业先进典型,营造一个事业召唤人才、人才发展事业的良好氛围。
Q:当前中国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呼声非常高,有的地方表示斥资1000万征集智慧城市规划方案,有的地方表示要向全世界征集方案……如此种种,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您认为要建设中国的"智慧城市",重心和注意力应该放在哪里?
吴胜武局长:目前来说,国内不少城市都出台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措施。应该说各个地方的社会经济环境不一样,政府的思路也有差别,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色。但是不管怎样,我觉得各地政府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尽可能地把城市建设和管理好,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为百姓谋利益。
至于说建设智慧城市的重心,我认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来看,必须充分调动市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也就是要汇集群众智慧;从智慧城市的落脚点来看,就是要通过智慧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应用体系建设,提高宁波老百姓对智慧城市的认知度。使城市运转的更加快捷、更加高效、更加低碳,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让老百姓生活的更方便、快捷、幸福,也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智慧宁波、智惠生活的目标。
那么建设智慧城市,注意力要放在哪呢?我觉得总体上来说,应该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管理服务流程的重塑优化,决策运行的智能化、协同化、精准化和高效化;二是产业的智能化和智能产业的集聚化;三是居民信息、知识获取利用能力建设的普及深化和常态化;四是资源环境的智能化和低耗化。从以上这几个方面多下功夫、多做文章,智慧城市建设就大有希望。
Q:最后,请您对宁波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说出您的愿景和希望。
吴胜武局长: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流。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建设好智慧城市,就能达到强政、兴企、便民的效果,让城市管理更精细,让经济发展更科学,让市民生活更便捷。目前,宁波智慧城市建设正有条不紊地开展,智慧城市的发展充满生机活力。
我希望,不久的将来,一个智慧化的政府建立起来,提供更加科学的公共管理和公正高效的公共服务;不久的将来,一个智慧化的产业体系建立起来,形成更加低碳高效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久的将来,一个智慧化的民生体系建立起来,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医疗、就业、教育培训等服务。我相信,"智慧宁波"正朝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