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有人说应该把北川的防洪标准无限提高,要能抗百年大洪水。这其实是一种浪费。一条河流的防洪要整体考虑,北川县城的防洪标准提高了,那其他地方的洪水不照样会漫过来吗?
另外,还有人热衷于在北川县城中间建一个很大的地震博物馆。有这样的必要吗?外人去北川,不是为了去看地震博物馆。我们将北川遗址留下来,这就是一个博物馆。最好的纪念,就是让活着的人活得更好。
最后定下来的方案,在原来设想修博物馆的地方,修了一个雕塑公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北川领导班子的办公楼也争议很大,有人提出要把办公楼搞得很大。我们觉得办公楼不能豪华,后来省上和绵阳市也支持我们的想法,所以现在都较为朴素。
这一次北川的规划实现了绿色交通,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得到了完善规划,县城小,自行车道任何地方都可以到达,这样最大限度地减少小汽车出行,有效减少了碳排放和交通能源消耗。
记者:您给北川的规划打多少分?
仇保兴:我觉得可以打高分,当然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我们正在组织专家进行“回头看”,对有些细节进行查漏补缺。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2008年8月13日,到四川出席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专题培训班的仇保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8月16日,长篇专访《仇保兴:灾后恢复重建群众是主体》在本报刊出。当时,仇保兴阐述了许多重要观点,四川灾后重建的实践印证了这些观点的前瞻性。
○农村和城镇的恢复重建有很大区别。在农村,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和生活空间是难以分离的,过分强调农民住宅和村庄的异地集中安置,按照城市的模式来进行新农村建设,忽视农业、农村的产业特点,这是非常忌讳的。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灾后恢复重建一定要贯彻就地、就近、分散为主的重建原则。
○灾区群众是灾后恢复重建的主体。要充分调动灾区群众自力更生重建家园、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