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人物 >>聚焦 >>
 
“反对派”周干峙:中国城市规划沦落之路

时间:2011-07-2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刘玉海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我已经树敌很多。”年过八旬的周干峙平静地说。

自1952年从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进入建筑工程部(现在的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前身)至今,除曾在唐山地震后短暂离开建设部任职天津规划局长两年外,周干峙绝大多数时间在建设部大院度过。不仅经历了建设部的历次变迁,亦见证了中国的城市化率从解放初的10%一路上升至今天的近50%。他自己,则凭借在城市规划领域的贡献确立了堪称“显赫”的“江湖地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双料”院士、前建设部副部长、现建设部特邀顾问。

但在过去十余年间,这位中国城市规划界德高望重的权威却频频因各种“上书”、“反对”而为公众所关注。他反对拆除西直门国务院宿舍、反对国家大剧院建设方案、反对“鸟巢”……至于在各种城市规划专家论证会上,周对城市建设追求新奇古怪、贪大求洋的反对、批评就更多。

反对归反对。“三年大变样”式的拆迁口号、“大跃进”式的城市扩张,依旧像癌症般无可阻挡的在全国扩散开来。城市,正在以周干峙无法认同的形式发展下去,而他除了提出反对意见,无能为力。

这背后是中国城市发展驱动力量的变迁。

周说,过去城市规划很纯粹,领导与专家结合得很好,但现在“行政干预越来越多”,规划已经不再那么单纯。

1. 1950年代:苏联标准

1952年8月设立的建工部,成立初衷即是为新中国为第一个五年计划做准备。1953年确立“一五”期间的156个工业大项目后,项目如何布局城市规划随即提上议事日程。初到建工部的毕业生周干峙,便跟随苏联专家赶赴西安,参加选厂和城市规划工作。

北京市于1950年下半年成立的由梁思成先生等人组成的都市规划委员会,标志着新中国城市规划的起步。但当时中国的其他城市,大多尚无规划意识、城市规划人才紧缺。并且,由于战争刚刚结束,工业建设还需保密,做城市规划的技术人员还需具有党员身份,从而使城市规划人员更加短缺。

彼时的西安,懂城市规划的,只有一位老工程师,且主要是做施工而不是规划。最终,编制西安城市总体规划的任务落在初出茅庐的周干峙肩上。

“赶鸭子上架。”周干峙这样形容自己当时的处境。因为他自己学的也不是城市规划,而是学建筑学。周干峙只能在实践中学习,而最终他画出来的这版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中,工业区被放在古城之外,西安古城和古城墙得以保留。在当时拆墙成风、北京的城墙尚且无法保留的情况下,实属不易。半个多世纪后,西安市民尚称道此举“功德无量”。

“西安没有拆城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周干峙说,西安城市规划“画图是我画的,城墙我也要保留的”,他还在规划说明书中将城墙形象地比喻为“城市的一根项链”。但城墙得以保留,主要是得益于一位老人的观点城墙还能够防止原子弹。

在周干峙个人职业生涯中,参与、负责西安城市规划是他后来一系列城市规划工作的成功开端。西安规划的成功,在他看来主要得益于政府官员与专业人员的密切合作。

苏联专家的角色也不可忽视。“解放初一切听苏联专家的,他说对就按他的干,他说不对咱们就不干。”周干峙说。他自己做的西安城市规划,也是在学习苏联经验并得到苏联专家认可后付诸实施的。

但在学习苏联经验的同时,结合国情,建设“中国的城市”的观念亦开始萌芽,并成为此后贯彻中国城市规划始终的一股力量。其中,最有名的案例是“六九之争”。

根据苏联经验,城市住房的人均居住面积是9平方米。这一标准由列宁确定:以房屋层高3米计算,需要9平方米亦即27m3的空气才能保证居住卫生。但这一标准在中国遭到挑战:还有人认为,苏联人习惯关窗户,而中国人经常开窗,因此,不需9平米就足够。当然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中国当时的人均住房面积连4平方米都不到,根本无力按9平方米的标准建设。

“一五”期间,与西安一同规划建设的还有兰州、包头、武汉、洛阳等共八个城市,共同打下了新中国第一批城市基础和工业基础。但此后,直到改革开放前,再无这样规划有序的城市建设。

 
0
上一页 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关闭
更多关于 “反对派”周干峙:中国城市规划沦落之路 的资料
· “一周热点”四十三期2013年6月24-30日 [2013-07-01]
· 长三角有望成为区域内交通全球最快城市群 [2013-06-28]
· 时事评论:城镇化应避免出现第二轮城市病 [2013-06-28]
· 社科院学部委员:建言新型城镇化破题路径 [2013-06-27]
· 徐绍史:中国城镇化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2013-06-27]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