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进城钱从何来?
很多人担心大规模的农民进城不能实现,因为没钱为农民提供住房和社保。这是不对的。首先,地方政府并没有将足够的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建设廉租房。
根据财政部提交2011年“两会”的报告,2010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9109.94亿元,其中用于廉租住房保障支出463.62亿元,仅占1.6%,而此前财政部发布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管理办法》规定,“从2008年1月1日起,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安排用于廉租住房保障。”
政府的钱花在哪里,应该再评估。实际上,政府目前在做的基础设施,如高铁建设是否过度,需要严肃地评估,如果基础设施建设太超前,就可能造成投资回报不高。另外政府花了很多钱来补贴农业,特别是补贴农民买建材建房。试问如果我们相信中国最终会有75%以上的城市化率,那么目前建的农民房的结局是什么?政府到底应将钱用于补贴农民建房,还是补贴农民在城市租房?
考虑问题要有发展的眼光,解决农民进城的资金来源,还是要靠城市化进程所创造的经济增长。如果允许农民将其宅基地对应的建设用地指标以市场价转让给就业所在地的城市,那么这个用地指标本身就在城市面积扩张和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增值收益,可以成为农民进城的资源。如果允许异地进城就业的农民将宅基地对应的建设用地指标转让给其就业所在地,那么农民获得的补偿将更高。
还有,由于社会矛盾激化所造成的无谓支出可以节省下来提供公共品。在这件事上要做的是政策突破加制度建设,而不是一味地以禁止建设用地指标异地交易来回避问题。